隱匿疫情豈止70天!許天來下台負責?還是下台卸責!請監察院追查「肇逃」共犯!
隱匿疫情豈止70天!許天來下台負責?還是下台卸責!
請監察院追查「肇逃」共犯!
農委會防檢局3日召開臨時記者會,宣布台灣出現高病原禽流感(HPAI,H5N2),震驚社會。局長許天來於次日表示願請辭負責,農委會甚至說:「許局長請辭是有擔當的表現!」至今堅決否認隱匿疫情。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6)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台灣早在99年初即已出現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所定義的高病原H5N2禽流感(HPAI)。但行政部門從上到下欺騙社會、矇混國際,視防疫如兒戲,不僅犧牲無數動物的生命,更讓國人健康暴露在高風險中。
研究會公佈兩份99年3月1日及8日防檢局的內部文件(農衛試疫字第099251016及099251019號函)指出(附件一及二),當時發生在彰化某養雞場所出現的疫情病毒,其靜脈內注射致病性指數(IVPI)值,經「複驗」為2.41,且血球凝集素切割序位已含RKKR等四個鹼性氨基酸,確認「符合OIE對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之定義」。但防檢局長許天來卻硬要扭曲解釋OIE定義,將「臨床表現不像高病原」硬詏為最後判定準則,加上當時其他官員與學者的「緘默」或是配合演出,讓應如作戰的防疫作為不了了之。此後分別在99年10月、100年3月及11月再度爆發H5N2疫情,100年4月爆發H7N3疫情,直到100年12月李惠仁導演揭發彰化芳苑養雞場為H5N2高病原,及今年2月台南H5N2疫情被「承認」屬於高病原為止,農委會知道「紙包不住火」了,才緊急召開記者會說:「從嚴認定為高病原」,企圖為涉嫌隱匿疫情至少2年卸責。研究會呼籲監察院應追查涉及隱匿疫情的「上下游官員」,包括即將就任副總統的前行政院院長吳敦義、前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家畜衛生檢驗所所長黃金城,以及熟悉OIE規則與定義的學者專家。
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表示:99年初研究會與李導演同時接到一份密報,指出台灣已爆發H5N2高病原疫情,但被農委會掩蓋下來。為證實此訊息,研究會依據「政府資訊公開法」正式發函給防檢局,要求調閱相關會議資料及資訊,請其公開疫情資料,但都被防檢局以「公務機密」為由拒絕(見附件三)。隨後研究會向行政院提起訴願,仍被駁回。為凸顯政府將百姓視為愚民,不准民眾知道真相的惡劣行徑,研究會繼續向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政府公開疫情資訊,屢次開庭過程,都遭到防檢局百般阻撓,其委任律師甚至向法官陳述「被告(防檢局)作成拒絕提供(資訊)決定時已考量公共利益,原告是社團法人,其本身價值觀作該主張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容有疑義,禽流感疫情相關資料如流出遭斷章取義使用,輕者造成業者生計問題,重者引起國人恐慌,造成業者配合檢驗度降低」…云云。要法官判我方不得要求閱卷。負責此案的研究會義務律師陳彥君說:「疫情判定」的實驗報告乃是客觀的科學資訊,何來「公務機密」可言,或只是「不能說的秘密」?!且農委會也未說明依照什麼法令認定是「公務機密」?就否決人民有請求這些攸關國民健康資訊的權利,導致人民在資訊不對等的情形下,根本無法實踐政府資訊公開法賦予人民監督政府的立法意旨。(見附件四:本會義務律師陳彥君發言稿)。
朱增宏說:OIE規定即使是低病原禽流感H5N2(LPAI),仍需進一步以「氨基酸序列檢定(血球凝集素HA0切割位核酸序列分析)」,做為判定是否屬於必須通報之「高病原H5N2」的原因,在於低病原禽流感病毒可能基因突變為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例如[註1] :
●1983-1984在美國賓州發生的H5N2亞型,原本是低死亡率的低病原性禽流感病毒,經過六個月後便轉為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死亡率將近90%。
●義大利曾經發生H7N1的低病原性流感病毒,經過9個月後變為高病原性流感病毒,最後造成超過1,300萬的家禽撲殺或死亡。
●1994年6月在墨西哥分離到的H5N2亞型病毒株,經病原試驗分析為低病原性毒株,但至1995年爆發高病原性H5N2亞型病毒株疫情時才發現此病毒已轉為強毒株,其中主要的原因為HA1與HA2之間的切割位處插入5個鹼性氨基酸[註2]。
雖然感染禽流感雞隻的臨床症狀會因各種條件而不同,而高罹病率也通常會伴隨急遽攀升的死亡率,但這些臨床症狀都不能當作診斷病毒致病性的依據。原來OIE在第一屆國際禽流感研討會(1981)後,放棄使用「雞瘟(fowl plague)」一詞,改以雞隻活體動物試驗(死亡率75%)判定高病原禽流感病毒(HPAI)。但此一定義後來被證實無法適用於前述1983年發生於美國賓州的禽流感病毒。問題就在一個在實驗室中呈現低病原的病毒,在經過簡單的基因突變後,演化成為高病原。因此自1992年起,OIE即已採用新的定義,包括:雞隻活體實驗(死亡率),細胞檢測(病變指數)以及氨基酸序列檢定。而「產蛋量低、死亡率高」等常見臨床症狀,根本不是判斷的準據,只能當作參考。
防疫如同作戰,預防重於撲殺,但農委會卻「料敵從寬」,且至今仍然不肯承認錯誤,讓OIE想要嚴加防範的「低病原變高病原」疫情在台灣發生。
針對疫情防疫、國人健康及動物福利等問題,研究會要求政府應即刻公告停止傳統市場的活禽交易。朱增宏說:台灣早在95年3月為因應東南亞國家禽流感疫情升溫,經「國安會議」層級制訂了全面禁止「傳統市場、臨時攤販集中場現宰家禽」政策,此後包括農委會、衛生署、經濟部等跨部會都編列龐大預算,擬逐步落實配套措施推行此重大公共政策。99年4月1日是政策正式實施之日,但農委會竟在3月26日,以禽流感疫情趨緩以及國人飲食習慣為由(見附件五),公告廢止已花了四年時間及公務預算推動的政策,重新發佈了一份傳統市場可以交易、宰殺活禽的公告(99年3月26日農防字第0991502402號)。而當時正值台灣悄悄爆發高病原禽流感疫情,若非行政院或更高層「默許」,農委會豈敢冒如此大的風險。研究會要求監察院,絕對要揪出廢弛職務卻「肇逃」的共犯,依法彈劾。相關失職官員更應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撤職查辦。
◆附件一:家衛所「99年度家禽流行性感冒診斷監測技術小組第1次會議」紀錄(99年3月1日)
◆附件二:家衛所「99年度家禽流行性感冒診斷監測技術小組第2次會議」紀錄(99年3月8日)
◆附件三:農委會回覆「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申請調閱國內發生禽流感疫情相關資料案」公文(99年5月26日)
◆附件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義務律師陳彥君3月6日記者會發言內容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