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25

太平洋鮪魚族群瀕臨滅絕,本會及綠色和平組織呼籲台灣政府及漁民守護海洋永續


太平洋鮪魚族群瀕臨滅絕

本會及綠色和平組織呼籲台灣政府及漁民守護海洋永續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本會,共同要求台灣政府採取有效措施監管台灣遠洋漁船,與全球各國一起致力減少50%的太平洋鮪魚捕撈量,讓鮪魚族群能恢復生態,以達永續漁業的目標。科學家警告,如果人類持續過度捕撈漁業資源,所有具經濟價值的魚類將在2048年消耗殆盡(註1)

兩組織並要求政府支持於「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決議在太平洋海域關閉四個公海區域,以成立海洋保育區,共同保護太平洋面臨過度捕撈威脅的鮪魚族群。綠色和平代表及動物社會研究會成員,將於本週稍後拜訪漁業署及相關公會,表達上述訴求。

中西太平洋是全世界最大的鮪魚漁場,超過一半以上的鮪魚 (每年約250萬噸),是從太平洋中捕撈獲得的(註2)。光在2007年,來自菲律賓、日本、印尼、韓國、台灣等處的船隊,就已經捕撈了80%左右的太平洋鮪魚(註3)

台灣現有34艘大型鰹鮪圍網船隊,數量僅次於日本,位列全球第二大。但圍網是「一網打盡」的漁法,加速「過漁」現象的惡化。(照片來源:GREENPEACE)

由於非法捕魚問題嚴重,加上黑鮪、大目鮪與黃鰭鮪等多年來被過度捕撈,以至鮪魚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減少;以台灣捕抓的黑鮪為例,不僅魚體重量減輕,魚獲數量更是逐年遞減(見背景資料:表1、2)。

綠色和平項目總監Stephen Campbell(高森林)表示:「如果我們再不積極行動,保護太平洋的海洋資源,我們的下一代就會面臨漁業資源嚴重枯竭的問題。在太平洋漁業扮演重要角色的台灣政府,必須與其他太平洋國家共同努力,減少50%的太平洋鮪魚捕撈量,並制定嚴格及有效的措施監管台灣漁船,打擊非法捕魚的行為。」

研究會指出,台灣鰹鮪漁業的總作業大、小漁船數有2,500餘艘(註4),遍佈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等三大洋海域。根據WCPFC 2008年數字,台灣漁船捕撈了約246,187公噸鮪魚,占太平洋總捕撈量的10分之1(註5)。遠洋鮪魚業漁法主要為「延繩釣」及「圍網」,而台灣現有34艘大型鰹鮪圍網船隊(註6),數量僅次於日本,位列全球第二大。如果台灣政府及產業不以實際作為支持國際呼籲減漁及設立海洋保育區的行動,海洋資源無法永續,台灣漁業也將受害。

.......深入閱讀

社團法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All rights reserved by EAST 立案證號:台內社字第八九〇九四〇〇號 法人登記證號:110證他字第35號 (02)22369735~6 02-23651701 eastfree@east.org.tw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162號3樓之3
劃撥帳號:19461051 戶名:社團法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網站協力:拾穗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