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2023.10.26 新聞稿
.jpg)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26)日帶著由上萬民眾簽署的「讓母雞自由、廢除格子籠」明信片製成的巨型看板,前往行政院遞交陳情書,傳達萬千民眾親筆寫下的心聲【附錄一】,呼籲政院制定明確廢除蛋雞格子籠飼的政策與期程,以利台灣接軌國際友善畜牧,保障動物福利、糧安食安,積極防堵環境汙染與疫病傳播。
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表示:台灣至今仍有近八成蛋雞是以落後的「格子籠」飼養。母雞被關在只有約 A4 大小的格子籠,殘酷的飼養方式剝奪母雞天性需求,一輩子只能痛苦抑鬱產蛋。身心不健康的母雞,難以克服劇烈氣候變化與疾病的威脅,也讓台灣陷入無限蛋荒、食安與人畜共通疫病散佈的風險中!格子籠的雞糞與空氣污染,造成極大的環境衛生負荷,雞糞曝曬導致惡臭、蚊蠅孳生,致使養雞場時常發生居民陳抗,成為鄰避設施。
朱增宏表示,研究會自2012年開始呼籲蛋雞飼養應盡早轉型友善,今年蛋荒爆發以來,亦數次舉辦記者會提出政策建言,然而農業部回應千篇一律,不願訂定畜禽友善生產政策目標,一再將轉型責任推給消費者,迴避政府應帶領產業逐步轉型、升級永續的承擔。
研究會提出三大訴求:
一、保障蛋雞基本動物福利,即刻禁止新建格子籠蛋雞場
- 母雞是有感知的生命,身心健康的母雞才有穩定好蛋。蛋雞場須能滿足母雞天性,提供充足活動空間、巢箱、棲架、乾燥粗糠或墊料等設備
- 「格子籠」母雞終生被囚禁在約莫A4大的鐵籠,身心受盡折磨,淘汰格子籠已為世界趨勢,無法迴避
- 修訂畜牧法規,要求蛋雞場符合農業部《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規範,逐步轉型友善飼養
二、產業升級現代化,2030 前全面完成蛋雞友善飼養轉型
- 以2030年為目標制定期程,訂定友善生產雞蛋年度生產量,逐年提升
- 研擬、推動蛋雞友善飼養轉型配套措施,提供設備補助,調查並協助蛋農轉型或離牧
- 培育友善畜禽飼養人才,建立專業知識與技能,重振蛋雞產業
三、食農教育推廣畜禽友善飼養,建立永續糧食系統
- 生產者、消費者、產業、政府、學界,都是推動友善畜牧的一環
- 鼓勵企業 ESG 永續指標納入動物福利:優先採購友善畜禽產品
- 軍公教團膳、學童營養午餐,優先採用友善飼養雞蛋
立法委員陳椒華、台灣綠黨立委不分區候選人林莉棻/李菁琪/吳依婷、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吳宗憲教授、友善蛋農周怡君/鄧諺璟、食農教育品牌隨野家、台大動物權利發展社、小農飯盒、綠色餐飲指南、台灣樹人會等多位盟友也到場表達支持。研究會自五月發起 讓母雞自由 行動,不只民眾支持,更有數百名跨領域影響力盟友響應,包括:跨黨派民意代表、國內外企業品牌、畜產動科學者、民間團體、以及遍布全台的友善店家等等【附錄二】。研究會接下來將於12月2日發起「為母雞挺身而站」行動,邀請所有關心議題民眾、各政黨參選人,一起站進A4空間體驗格子籠母雞感受,不只為動物發聲,更是一同宣示和支持台灣邁向人與動物共好的未來。
陳椒華委員表示,早在發生蛋荒之前,動保團體就在倡議與國際接軌廢除格子籠,而現在持續發生的缺蛋危機,更確立了這是政府要儘速面對制定政策全力推動的正確方向。然而,產業轉型並非一蹴可及,政府第一步要做的不是馬上淘汰格子籠,而是確立這個政策方向,先停止建新的格子籠蛋雞場,並以落日期程為目標來擬定轉型計畫,只要政策越具體明確,就越能減少衝擊,讓我國蛋雞產業轉型成功。陳椒華表示,如今大選之前,上萬連署的民意展現之下,無論誰當選,新的總統都應即刻展開讓母雞自由的產業政策。
中興大學畜產學者陳志峰教授表示,目前蛋農轉型仍常遇到硬體升級等法規障礙,甚至不知道既有的友善飼養相關法規、補助,政府必須盡快有明確的政策宣示,並同步開展各項配套措施。根據農業部於110年的蛋雞場普查[1]的結果,知道政府有友善飼養指南的禽場佔58.52%, 但是知道有低利貸款的只有39.56%,政府對於轉型友善飼養的補助,還可以再多加宣傳。
綠黨表示,2022《台灣民眾對動物被經濟利用態度》民意調查中,有近六成受訪民眾都認為台灣應直接立法禁止以格子籠飼養蛋雞,更有高於八成的民眾對於「經濟動物受苦」與「食品安全」、「人畜共通疫病防治」關聯感到擔憂,凸顯民眾對動物福利的重視。綠黨致力為環境與弱勢生命發聲,力挺台灣蛋雞產業友善升級。
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吳宗憲教授表示,研究歐盟動物福利的學者 Bennett 等人[2]發現,在落實動物福利政策時,一方面為了消費者的配合,可以採取「市場導向」的政策工具,包括驗證系統、標章系統、教育計畫、消費者補貼、政府示範採購;另方面為了農民的政策順服,也可以採取「農民導向」的稅收減免或生產補貼措施,但是,永遠都不能忘記,「政府導向」的政策,包括培訓、立法以及最後的強制執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改善蛋雞的不人道對待,政府是時候邁向立法階段了。
北一畜牧場負責人周怡君表示,蛋雞飼養需要專業,從周邊環境的選擇、順應母雞天性的飼養設備及管理技術,都是一門科學。台灣長期陷於雞養太多、蛋卻不足的惡性循環,正是因為產業目前以格子籠為大宗,母雞身心痛苦緊迫產蛋率只有52%[3],無法跟上已淘汰格子籠的國家,必須加速轉型升級,才能提供國人穩定、安全的雞蛋。
平林畜牧場負責人鄧諺璟表示,非籠飼雞蛋產銷十分穩定,轉型友善飼養的蛋雞場,飼養管理良好者,產蛋率皆在 80-90% 以上,蛋雞健康、產蛋率自然良好,不怕各種挑戰。產業目前面臨嚴重老化,養雞環境如此惡劣,沒有二代想回來接,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至於土地是否會不足?朱增宏說明:研究會試算,若全面轉型友善「平飼」系統,總共需要 459 公頃的土地,幾乎只有現行蛋雞場所占800公頃的一半[4];即使消費量再增加,禽舍也可以往上蓋,國內目前就有二層樓的平飼場,同樣面積蛋雞數量增加一倍。國際也有多層次的平飼系統(Aviary systems),在同一層禽舍中,有多層的棲架、產蛋箱、水線、飼料線等,可以飼養的蛋雞數量更多,不需擔心雞蛋生產量不足。
綠色餐飲指南秘書長黃俊誠表示,動物福利是永續飲食與綠色商機重要的一環,全球早已不只歐盟淘汰格子籠,其他如紐澳、美國、不丹、以色列、韓國等,都已在轉型友善飼養的路上;台灣《有機農業促進法》第一條就載明動物福祉,該是落實的時刻了。隨野家創辦人林佳敏則表示,多數民眾對於畜禽產品生產非常陌生,台灣去年剛制定的《食農教育法》納涵動物福利,政策落實上仍需加強,確保國人飲食更永續健康。
除了國際進展,國內消費市場與產業也早已累積許多能量。嘉義智選假日酒店總經理賀威添表示,今年遇到蛋荒加速確信品牌提供友善雞蛋的必要性,團隊親自前往現代化的平飼蛋雞場參訪,自動化並兼具動物福利、經濟效益、食安控管等,是非常安心的雞蛋來源。小農飯盒負責人郭睿杰也表示,吃是最簡單卻也最重要的事,選擇善待動物、環境、消費者的食材,是餐飲食品業的責任,更是政策應該前進的方向。
台大動物權利發展社111級社長周芠表示,經濟動物奉獻一生供應人們食用肉、蛋、奶的需求,善待牠們是最基本的倫理價值;社團在校園努力推動改革,深深體會上游政策的重要性,希望政府不要再忽視母雞的痛苦。
研究會歡迎民眾持續加入讓母雞自由聯署,要求政府正視訴求台灣進步的聲音。
媒體資料下載:https://bit.ly/3QbyoXP
新聞聯絡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研究員 寸舫筑
02-2236-9735/0923-177-193
延伸閱讀:
[1] 陳志峰,2021。台灣蛋雞轉型友善飼養政策評估與轉型輔導 (第1年/全程1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10年度科技計畫研究報告。
[2] Bennett, R. M. and Appleby, M. (2010) Animal welfare policy in the European Union. In: Oskam, Arie, Meester, Gerrit and Silvis, Huib (eds.) EU policy for agriculture, food and rural areas. Wageningen Academic Publishers, Wageningen, The Netherlands, pp. 243-251. ISBN 987-90-8686-118-7
[3]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FAOSTAT). (2021). Crops and livestock products. Livestock Manure. Annual population. https://www.fao.org/faostat/en/#data/QCL
[4] 土面面積計算說明請看:https://www.east.org.tw/action/8687#%EF%BC%95
「讓母雞自由」陳情明信片內容-精選20則
- 每個生命都能被尊重!就算產業模式近乎固定,現在改變不但對人類、社會、對個環境負責,也是使生物更回歸於其原生應有的様貌,落實正義、教育,應該由此開始!
- 聖雄甘地說:「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取決於它如何善待動物」。我知道要一下子改變人長久下來的習慣不易,但如果不在這一刻改變,世界不會改變、請回應我們的心意,從此刻改變吧 -- 黃O筑
- 以餐食來說,我們人類或許生在最好的時代,但蛋雞卻生在最悲慘的时代,將心比心,沒有生命該承受如此苦難,不用很多,只要一些改變,都能讓世界更好。 -- 余O侑
- 雞蛋相當於我們的日常必需品,但對牠們而言"自由"亦是 -- 林O琦
- 我很喜歡吃蛋,希望給蛋雞更好的生產環境,所有的生命都應該是平等的 -- Zack
- 雞提供人類營養豐富的雞蛋,我們也應回饋友善舒適的生活環境。況且,健康快樂的雞才能有高品質的蛋! -- 林O狄
- 格子雞很可憐,從出生到死都沒有踩到地面,還要一直生產,讓格子雞自由吧!自由自在飛奔,在地上啄食。 -- 于O瑞
- 母雞的一生這麼短,為我們人類產蛋,給我們吃,給予她們友善的飼養環境也是應該的 --黃O琳
- 不該有一個生命被這樣對待(關在那麼小的位子),那已經是虐待行為。就算是經濟動物也應被人道的對待 -- 陳O哨
- 身為勞工,必須發聲,請給母雞們一個健全的工作環境 -- 曾O珮
- 母雞過得好不好,影響畜產産品品質,更影響人類健康,格子籠雞蛋有著極高食安風險!!多花一點錢,購買對人畜環境友善的好蛋,省下自然界惡化及人類的健兼醫療支出,請在吃蛋的同時,想想格子籠母雞的生命。
- 我從2017年自煮後,就只買動福蛋,其實動福蛋真的比較好,吃起來比較安心,也受到較優良的管理,雖然價格稍貴,但仍在可接受範圍,也期待未來擴大規模後,能輔導更多廠商加入,降低整體成本。讓更多民眾願接受動福蛋。 -- 謝O宜
- 為了讓蛋雞有比較友善人道的居住環境,我不介意多出一點買蛋的費用,所以不要用蛋價當做政府怠惰不推動友善飼養政策的擋箭牌。 -- 陳O麟
- 我支持動物福利,食農教育,買非籠飼蛋品、保護並友善地球上的多元物種,做好永續行動 -- 楊O華
- 對消费者而言,蛋價已回不去,不如藉此契機轉型並落實。
- 住在只有A4紙大小的格子籠,不死也會瘋!政府應呼籲全面改變飼養方式。蛋盒上標示生產系統,蛋殼標示畜養方式及雞場代號,吃得安心與心安。-- 想飛的雞
- 懇請政府盡快立法,讓台灣經濟動物福利能以歐盟標準為借鏡,成為亞洲第一個禁止格子籠蛋雞場的先進國家代表! -- 何O荊
- 希望院長可以正視蛋雞牠們的基本生存權利,並長遠規劃產業轉型,我有養雞,她很乖,也不會攻擊人,他們是需要乾淨通風,可以大便、吃飯的地方! -- 何O綝
- 母雞安心,才能産出健康的蛋,此不僅是為了動物的生存權,亦是為了國人的身健康權,懇請還給産蛋母雞展翅自由。--余O誠
- 支持符合現有市場、職場、社會責任需求的產業轉型,讓台灣與世界接軌!--卓O緣
- 希望Taiwan可以真的落實永續目標,不論是動物、環境,亦或各種生產、消費方式!以SDGs目標12為基準,支持雞蛋的生產以友善的方式。-- 高O佩
- 希望我的孩子長大時,台灣已經改變,再也沒有格子籠 -- O一柔
- 我拒絕格子籠,我們要讓母雞自由奔跑,讓他們更健康,產出的蛋更新鮮。在她們有生之時,也有自由的權利。-- 吳O融小朋友
- 支持台灣全面廢除格子籠 -- 陳O甫
- 善待動物是每個人的責任,政府、通路商、蛋農,還有費者都有責任,盼院長趕快廢止格子籠,並且輔導蛋農轉型,讓大家都可以吃到快樂母雞下出來的蛋 -- 張O貞
2023.10.25 整理|陸續更新於 倡議平台
| 民意代表 | |||
| 林淑芬 立法委員 | 陳亭妃 立法委員 | 陳椒華 立法委員 | 吳欣盈 立法委員 | 
| 邱顯智 立法委員 | 林昶佐 立法委員 | 黃捷 高雄市議員 | 徐巧芯 台北市議員 | 
| 白喬茵 高雄市議員 |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 
 | 
 | 
| 學者 | |||
| 李淵百 中興大學名譽教授 | 陳志峰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教授 | ||
| 陳光輝 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 林皇耀 高雄科大文創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 ||
| 林荀龍 中興大學獸醫系副教授 | 黃宗慧 台大外文系教授 | ||
| 黃文伯 台南大學副教授 | 張瓊文 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 | ||
| 吳宗憲 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教授 | 黃之暘 臺灣海洋大學副教授 | ||
| 鄧紫云 中興大學獸醫學系助理教授 | 黃宗潔 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 ||
| 王順美 台師大環境教育所副教授 | 鄭麗榕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 ||
| 蔡晏霖 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 徐濟泰 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 | ||
| 葉力森 台灣大學兼任教授 | 簡妤儒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 ||
| 于國華 臺北藝術大學研發長 | 張嘉如 紐約城市大學現代語言文學系主任 | ||
| 法律人 | |||
| 賴浩敏 司法院前院長 | 詹順貴 律師 | ||
| 郭鴻儀 環境法律人協會秘書長 | 施宇芳 律師 | ||
| 游清晏 律師 | 林子堯 律師 | ||
| 林翊平 律師 | 葉銘功 安成法律事務所城中辦公室主持律師 | ||
| 辛佩羿 律師 | 呂冠輝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律師 | ||
| 趙文魁 睿騏法律事務所律師 | 蔡雅瀅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 | ||
| 李文中 中華國際聯合法律事務所 所長 | 陳智義 當代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 | ||
| 陳彥希 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 | 田振慶 鼎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 ||
| 蔣美龍 蔣美龍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 | 陳廣祐 聖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務專員 | ||
| 羅凱正 律師 
 | 林宗穎 煦日法律事務所執業律師 | ||
| 蕭郁潔 元貞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 | 劉彥玲 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 合夥律師 | ||
| 吳美齡 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 | 莊喬汝 德臻法律事務所律師 | ||
| 蔡毓貞 律師 | 謝淑芳 三商美邦人壽法遵長 | ||
| 劉嵐 菁誠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 藍慧珊 律師 | ||
| 祥森法律事務所 | 李宛珍 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 | ||
| 詹博聿 實習律師 | 錢世傑 | 洪國勛 | 蔡惠娟 | 
| 友善飼養蛋農 | |||
| 周怡君 快樂腳神氣蛋品牌負責人 | 陳郁雄 御品園蛋品行負責人 | ||
| 育誠蛋品有限公司 | 綠璽牧場 | ||
| 張建豐 全佑牧場負責人 | 林智傑 茂林畜牧場負責人 | ||
| 翁崇寧 台美畜牧場官田場場長 | 黃山峰 日康牧場飼主管理者 | ||
| 林淑芳 九四健康蛋負責人 | 林浻揚 飛奇蔬活農場董事長 | ||
| 劉于銘 于豐牧場負責人 | 張凱迪 小雞咕咕農場負責人 | ||
| 魏趨廉 玉琴畜牧場副場長 | 楊奕呈 樂活畜牧場場主 | ||
| 潘添祺 黎明方舟畜牧場主任 | 何宗育 全馨畜牧場 | ||
| 健安畜牧場 | 一晨農場 | ||
| 廖敏芃 敏志畜牧場 | 有限責任花蓮縣紅葉福利雞蛋生產合作社 | ||
| 張守忠 龍潭北一畜牧場 | 王冠則 長短樹放牧蛋 | ||
| 溢珍康牧場 | 長短樹放牧蛋 | ||
| 立鋒牧場 | 丫賢放牧場 | ||
| 品牌/組織 | |||
| Impact Hub Taipei | 謝昇佑 好食機農食整合有限公司執行長 | ||
| 真光福音教會 | 潘翰聲 台灣樹人會理事長 | ||
| 找蔬食 | 鍾淑姬 新竹市公害防治協會前理事長 | ||
| 雞本設計 | 文魯彬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理事長 | ||
| 聯合線上倡議家頻道 | 江明赫 嘉義縣大林慢城發展協會總幹事 | ||
| 怪奇事物所 所長 | 東華大學敖屋福利社 | ||
| 紙船印象文化聚落發展協會 | 關懷生命協會 | ||
| 財團法人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 | 台灣懷生相信動物協會 | ||
| 綠色餐飲指南 | 台灣愛鼠協會 | ||
| 台灣素食營養學會 | 鳥語獸躍 | ||
| 台灣素食秘密基地 | 社創行動實驗吧 | ||
| IVIPA 國際蔬食產業推廣協會 | 社團法人台灣愛兔協會 | ||
| 高特友雞共融食農教育基地 |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 | ||
| 財團法人淨竹文教基金會 | 社團法人環境法律人協會 | ||
| 臺師大動物陣線 |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 | ||
| 台灣大學動物權利發展社 | 社團法人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 | ||
| 台灣無條件基本收入協會 |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 ||
| 社團法人台灣鳥類救援協會 | 東吳大學搖尾巴社 | ||
| 社團法人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 | 好好愛牠協會 | ||
| 桃園市老毛秀秀同伴動物照護協會 | 新北市淡水休閒農業協會 | ||
| 新竹市保護動物協會 | 看守台灣協會 | ||
| 臺中市社團法人好幸運協會 |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 ||
| 行動亞洲 | 宜蘭縣環境保護聯盟 | ||
|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 ||
| 荒野保護協會 | 世界愛犬聯盟 | ||
| LUSH | 小農飯盒 | 樂檸漢堡 | 有貓養 貓咪中途 | 
| 曬太陽洋食小館 | 無.咖啡 | 對味廚房料理實驗室 | 懋革 MAO Leather Work | 
| TuPang 地坊餐廳 | 小島大果 | 循環日常 | 大豆湛 | 
| 金門樸食 à table | 蔬入口全植料理 | 傻蛋 | 
 | 
| 三小市集 | 古亭食樣 | Soul Cuisine 零魂料理 | 北歐極品 | 
| 隨野家 | FNG | 毛毛的動保生活 | 出力音樂實業社 | 
| 真健康養生雞蛋 | 小麥菓子 | Skills for U | 基地咖啡 | 
| One Ten 食分之一餐館 | 三時之聚-彰化武德殿 | Tasteme | 瑞莎塔烘焙坊 | 
| 我們。 他們 咖啡館 | 果亞假期咖啡 | 趴利趴利台灣冰淇淋 | 大山小農 | 
| 伊係酒桃工作室 | 日常野草 | 岑食農產手作 | 點睛設計 | 
| 圓珈琲 | 松林素食 | 動保龍捲風 | 藏山椿工坊 | 
| 木葉粗食 | 禾央手作 | SYAX | 將才工場 | 
| 愛自己不阿雜 | 陳氏朝食-日式飯糰 | 立宸食品企業有限公司 | 茗茗茶香檳 | 
| SESN | 喵起來住館 | 蘊容診所 | 凱C友G農樂場 | 
| 饗享 | PAR STORE | Pattis專業保養 | 吉福蛋 | 
| COFFEE LAW | suiis素易 | 大地媽媽永續農業農產 | plastic_redution_daily | 
| 默默書店 | 蔬食8便利超商 | 刺兔萌寵物用品店 | 蛋蛋哥 | 
| 饗享濃豆漿 | 河神的丸子 | HER by h | 李足歡手工皂 | 
| 艸千Bakery | 爬上坡·好書室 | 台嗑棧滷味 | 城市貓旅工作室 | 
| 好楓戶農家 | 禾央手作 | 元&蛋 | 江山藝改所 | 
| 蔬果良食工作室 | 晶點貓舍 | 波莉小廚 | Café Chat Leopard 豹紋喵喵 | 
| 深巷Cafe' | 卡扎尼嵐民宿 | 愛無限有善莊園 | 沐磊森精品咖啡 | 
| 極樂鳥 | 丞舞製作團隊 | 萬國戲院 | 新雨農場 | 
| 藍鵲書房 | mmmMUNCH好好咀嚼 | 微晴巢棧 | 開掌花 | 
| 0.5mm插畫 | Juicy J Snack Bar | 咕咕噗噗-香蕉燒/鬆餅 | 拾花 | 
| 天然茶莊 | 板板私廚 | 豐 盛號_鮮物專賣店 | 太陽雨甜點工作室 | 
| 金門樸食 à table | 虎豹屋敷 | 80‘steak 牛排餐酒館 | EnergyOMNI Media | 
| 發酵迷 | 私心珈啡 | EnergyOMNI.全能源 | SnooBirdz 瞌睡鳥 | 
| 尹家有機農場 | EDWIN | 咕咕噗噗 | 糕怪weirdocake | 
| 黃金果妹妹的快樂農場 | 沐喜學堂 | 在家永續寵食製所 | 花毛 | 
| 植人製造 | Chu NAIL 啾鳥美甲 | 飛雀餐桌行動 | ㄧ人一伴 | 
| 小小書房 | 書屋花甲X而立書店 | 凱德里亞工作室 | 玖安飛飛 Coffee & Makeup | 
| 人間皮卡丘 | 日日籽商行 | 愛流れる | 老喬冰菓室 | 
| 禾口丘 | 海明威咖啡 | 匠好麵包 | 尬哩飯 | 
| 入口鬆餅 | Pattis專業保養 | 野狼媽媽無毒無塑零浪費商店 | Forgood 好多咖啡 | 
| Overture序曲 | 卡稻農商行 | 綠帶純植物烘焙 | 來森 | 
| 有春商行 | 好吃的飯捲鋪 | 台北市立永吉國中 | TOASTERiA CAFE | 
| 二月森甜點工作室 | 卡姆妹工坊 | 享愛 Share Love 烘焙手作 藝文空間 | 禾米咖啡 | 
| 吞舌頭 | 馨苑小料理 | 夏花花藝 | 鹿檬 | 
| 成都老鍋牛肉麵 | 膳馨餐廳 | MiniCavy | 青瑪shimajia | 
| 小家山食 | 宇證天團 | 老闆不吃麩 | 法國La Cigale 馬賽皂 | 
| 一起創生志業(股)公司/一杯青 | 波咖甜食所 | 拾拾食器 | 友膳廚房 | 
| 木容 | 台嗑棧滷味 | 
 | 
 | 
| 個人 | |||
| 蘇小真 家樂福企業永續長 | 龔建嘉 獸醫師 | ||
| 廖守恩 花蓮黎明教養院輔療服務組動物輔助治療師 | Alan Ho 嘉義智選假日酒店 總經理 | ||
| How How 陳孜昊 | 陳亮州 醫師 | ||
| 顧名儀 | 馮賢賢 | ||
| 林生祥 | 朱家安 | ||
| 王時齊 | 朱承天 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 | ||
| 孫文昌 全國家長會校園食安主委 | 林于凱 高雄芋圓 林于凱 | ||
| 李惠仁 導演 | 廚師漢克 - Hank Cheng | ||
| 張懋禛 真光福音教會主任牧師 | 黃雅君 真光福音教會牧師 | ||
| 林炳存 Abook Studios | 蔡格森 台灣擊劍大師協會秘書長 | ||
| 梁明煌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監事 | 朱淑娟 獨立記者 | ||
| 徐莉寧 獸醫師 | 洪申豪 | ||
| 陳志東 文字工作者 | 簡立喆 好選喆+ /負責人、主持人 | ||
| 夠維根 白龍 夠維根/製作人 | 彭胡傑 慕桑音樂負責人 | ||
| Sunny 水花園有機農學市集 | 張章得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名譽理事長 | ||
| R-Flow | 盧逸洋 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理事 | ||
| Easy Shen | Ellery | ||
| Sammy Su Director, ECCT Low Carbon Initiative (LCI) | SALU | ||
| 杉杉女子 內容創作者 | 麵龜與好朋友 | ||
| 林瑞珠 獨立媒體 | 宜手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