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蛋雞產業困境,需要大破大立的國家政策
解析台灣蛋雞產業困境
- 困境一:產能差,雞越養越多、蛋卻依然不足
- 困境二:飼養不專業,加倍拖垮產能與前景
- 困境三:不符任何進步指標,無法與國際接軌
- 困境四:產業體質虛弱,無法負荷日益增加的外部壓力
- 解 方:產業升級,需要大破大立的國家政策
台灣八成以上的雞蛋都來自傳統開放式格子籠,籠養母雞緊迫、體弱,禽舍殘破又無法面對禽流感、極端氣候等威脅。加上從業人口老化、缺乏專業,導致產業嚴重落後,經常爆發蛋荒危機。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21年統計,世界各國平均每隻蛋雞年產202顆蛋,台灣則是190顆,遠低於全球多數國家。若將「蛋雞數量」與「人口數量」比較,台灣是1.84:1,將近兩隻雞才能產出一個人需要的雞蛋。同屬東亞的日本與韓國,蛋雞與人口比值分別為1.13、1.4; 已廢除格子籠的德國、法國、英國甚至只有0.59、1、0.87。
若再比較產蛋率,台灣產蛋率僅約52%,同樣人口大於兩千萬、GDP與我國相近的西班牙和義大利,產蛋率都在80% 上下,遠高於台灣。可見,長年以格子籠飼養為大宗的台灣蛋雞產業,完全無法跟上已淘汰格子籠的國家。
各國蛋雞產能、雞隻與人口數比
國家 |
產蛋量 每隻/每年/顆 |
產蛋率 每隻/每日 |
年度生產量 千顆 |
蛋雞數量 同年產過蛋雞數 |
國家人口 |
雞:人 |
台灣 |
190 |
0.52 |
8,327,354 |
43,871,000 |
23,859,912 |
1.84 |
日本 |
305 |
0.84 |
42,904,250 |
140,697,000 |
124,612,530 |
1.13 |
美國 |
285 |
0.78 |
110,728,700 |
389,044,000 |
336,997,624 |
1.15 |
加拿大 |
295 |
0.81 |
10,178,892 |
34,466,000 |
38,155,012 |
0.90 |
德國 |
263 |
0.72 |
13,043,000 |
49,600,000 |
83,408,554 |
0.59 |
法國 |
243 |
0.67 |
15,700,000 |
64,677,000 |
64,531,444 |
1.00 |
波蘭 |
195 |
0.53 |
10,000,000 |
51,241,025 |
38,307,726 |
1.34 |
義大利 |
299 |
0.82 |
12,100,000 |
40,519,407 |
59,240,329 |
0.68 |
西班牙 |
288 |
0.79 |
13,546,032 |
47,069,236 |
47,486,935 |
0.99 |
英國 |
237 |
0.65 |
13,806,000 |
58,279,000 |
67,281,039 |
0.87 |
墨西哥 |
272 |
0.74 |
57,488,874 |
211,530,000 |
126,705,138 |
1.67 |
由於產能差,台灣長期陷於「雞越養越多,污染越來越大,蛋卻不足」的窘境。以110年蛋雞在養量43,870,805隻,對比105年在養量39,270,000隻來看,台灣人口沒有增長,蛋雞越養越多卻還是缺蛋。蛋荒問題,不是台灣蛋雞養得不夠,而是養不好、產蛋效能差,以致農民得養更多蛋雞,造成更多畜禽糞肥污染等惡性循環。
台灣72.5%的蛋雞場是飼養3萬隻以下的傳統開放式格子籠,飼養規模1-3萬隻者1,028家、1萬隻以下169家[1]。傳統蛋農平均年齡高,往往說自己是在賺「老人工錢」,將近60% 以上都超過60歲,專業畜牧人才嚴重短缺。
以格子籠養雞,農民將母雞上籠後,幾乎都被淹沒在粗重工作:巡死雞、餵水餵飼料(好一點的會有自動設備)、撿蛋、拖糞等。若發現產蛋率下降、雞不吃飯等問題,幾乎都是找飼料商,直接改飼料配方。
惡劣的環境找不到工人,忙碌的蛋農也只能將銷售交給蛋商處理。由於現行包銷制度,蛋商不分大小、品質均一價全收,農民只需生產;長期下來,多數蛋農可能連母雞真正的行為、生理需求都不清楚,有問題就問飼料商,不需要增長任何飼養管理專業,已嚴重影響產業發展。
格子籠系統飼養技術30年來不變,但是環境已改變 : 藥殘監控更嚴格、愈來愈多的抗生素被禁用、以及更常爆發的傳染病,已經無法應付更多的外在挑戰,如禽流感、炎熱高溫、日夜溫差劇烈等。
舉例來說,台灣夏季炎熱,開放式格子籠每籠飼養2-4隻,A字籠式格子籠至少3層,雞隻聚集造成溫度更高;每棟雞舍二排A字籠,多棟雞舍相鄰,蛋農通常在上方或前後架設風扇,但缺乏通風規劃,風扇通風散熱效果不佳,夏季蛋雞時常處於熱緊迫中,常見蛋雞張口喘氣。
惡劣的養雞場所與就業環境,無法吸引青年投入,蛋雞畜牧產業迅速凋零,無法因應與以前完全不同的市場 、職場、社會責任需求。
善待動物是普世價值,動物福利更是永續食物生產系統之必須。當世界各國已陸續禁用格子籠飼養蛋雞,台灣八成的蛋雞場卻仍為格子籠,與國際趨勢背道而馳。格子籠無法滿足蛋雞築巢、棲息、沙浴、抓扒覓食等重要自然行為,科學研究已證實會造成蛋雞緊迫、挫折、免疫力降低且容易生病。歐盟在動物福利、食品安全等考量下,已在2012年宣布禁止以格子籠飼養蛋雞,更預計2027年連豐富化籠飼也禁用。
※ 有關世界各國廢籠的進展與期程,請點我閱讀
除了對動物福利的剝削,格子籠的雞糞處理,更造成極大的環境衛生負荷。全台一年籠養雞糞估計高達 918,758 公噸,以一台卡車運10噸估算,至少須要9萬多趟卡車來回清運。雞糞被運走前必須經過曝曬、發酵,惡臭、蚊蠅孳生,造成雞舍附近環境惡劣,時常出現陳情抗議事件,使養雞場成為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鄰避設施。
※ 有關雞糞問題造成的嚴重污染與解方,請點我閱讀
近年缺蛋風波,引爆點有禽流感、極端氣候及進口飼料漲價影響。但農委會的因應政策,卻僅著重改建密閉式禽舍,認為可以隔絕病毒、提升生產效益。事實上,密閉式禽舍雖能隔絕野鳥,但禽流感病毒仍可透過人員、衣物、工具等媒介傳播。台灣禽場密集林立,化製車、飼料車、運蛋車每日穿梭不同牧場,生物安全觀念低落,是疫病傳播的元兇。
國內蛋雞場集中在彰化,彰化縣的蛋雞飼養數量、雞蛋產量皆占全國45%[2],其中主要集中在芳苑鄉,110年芳苑就有381家蛋雞場[3],占全國蛋雞場數量43%。
鄰近芳苑鄉的二林鎮、竹塘鄉、大城鄉也是水禽、陸禽場集中區。在這四個行政區內的蛋雞、肉雞、蛋鴨、肉鴨場共有1,979家之多。活禽運輸車、飼料車、化製車、雞蛋運輸車…每天在此區的畜牧場間往來頻繁,人車出入所帶來的病毒傳播風險極高,只要有一場發生禽流感疫情,鄰近畜牧場的疫情風險就會增加,防疫困難。
國內蛋雞場、陸禽場、水禽場分布
畜牧場數量 |
芳苑鄉 |
大城鄉 |
二林鎮 |
竹塘鄉 |
彰化縣全縣數量 |
占全台場數比 |
蛋雞 |
381 |
113 |
112 |
112 |
896 |
80% |
肉雞 |
52 |
51 |
63 |
18 |
413 |
45% |
蛋鴨 |
57 |
21 |
7 |
1 |
92 |
93% |
肉鴨 |
163 |
759 |
34 |
35 |
1,009 |
98% |
合計 |
653 |
944 |
216 |
166 |
共有1,979家 |
資料來源:農委會-畜牧類農情統計調查結果(含產值)(110年),表4 110年底各類畜禽飼養場數及在養量-按縣市鄉鎮市區別
台灣禽場現況防疫已十分困難,除了生物安全,更需要提升飼養管理專業與動物福利。現行格子籠每格面積只有800cm2,裡面塞入2-4隻母雞,母雞連張開翅膀、替自己啄掉寄生蟲的空間都沒有。動物長期緊迫、身心不健康,導致免疫力低下,讓禽流感與各式疾病持續威脅,造成巨大痛苦與損失。
歷來只要缺蛋,都是以殘酷的「強迫換羽」手段,將母雞限水、禁食1-2週,加速母雞換羽代謝,延長母雞產蛋期限。然而此舉僅是飲鴆止渴,若無法徹底提升產業,對症下藥,從源頭、生產系統改革,缺蛋問題只會不斷重演。
以台灣現況來看,【非籠飼】蛋雞場的產蛋率保守估計都在8成以上,生產量、供貨量都相對穩定,可因應各種外部挑戰,也從來不需透過強迫換羽逼出產能。國際間的友善飼養技術亦持續精進,2021年一份跨國研究比對16國、6,040個商業雞群、1.76億隻母雞生產資料,發現10年間非籠飼系統死亡率隨時間降低,但籠養系統幾乎無變化。
農委會已於105年公告〈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並提供轉型友善飼養業者政策性低利貸款。然而,根據110年《台灣蛋雞轉型友善飼養政策評估與轉型輔導》普查結果,卻有41.47% 農民仍未知該法規,更有60% 以上的蛋農不知道政府提供低利貸款給有意願新設或轉型為雞蛋友善生產之農民,每一借款人貸款額度最高三千萬元。
健全蛋雞產業是此刻至關重要的國家責任。如何穩定產蛋率、產蛋量,確保糧食安全、食品安全,且同時降低環境污染,保障動物福利,必須有大破大立的國家政策,指引改革方向。
研究會提出民間版蛋雞產業升級政策建議,呼籲行政院督促落實結構轉型:
- 特別預算「禽舍改建升級計畫」補助對象,應以農委會〈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為依歸,建立各地蛋雞友善飼養示範場。
- 訂定十年升級計劃,檢討畜禽登記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移除畜牧業硬體升級的障礙,獎勵、補助、輔導蛋農全面轉型友善生產。
- 修訂〈畜牧場主要設施設置標準〉,立刻禁止新增建「格子籠」飼養系統,並配合中長期升級計劃,逐步淘汰格子籠。
- 加強友善畜禽養殖科研與教育,導引青年投入,提升畜牧管理專業。
借鏡他國經驗
以色列蛋雞產業跟台灣類似,以色列國會在2022年立法通過「全面轉型為非籠飼系統期程」,立刻禁止新建或改建為籠飼設施。從2025年中開始,現有「格子籠」必須提供每隻母雞600-750 cm2可用面積,2037年起禁用所有籠飼系統,違法者將可處六個月有期徒刑。在轉型期間,政府提供經費協助蛋農轉型非籠飼禽舍、畜牧設施及環境改善;法規同時禁止母雞修喙、強迫換羽,提高蛋雞飼養環境及照護標準。
母雞需要你!立即加入「讓母雞自由」計畫
繼續閱讀:
[1] 2020台灣家禽統計手冊-2020年蛋雞不同飼養規模隻場數
[2] 農委會,110年農業統計年報-畜牧生產。
[3] 農委會,畜牧類農情統計調查結果(含產值)(110年)--表4 110年底各類畜禽飼養場數及在養量-按縣市鄉鎮市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