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把雞養好,需要專業武藝|非籠飼友善飼養

2023.05.03    分享至: facebook line line

 

把雞養好,需要專業武藝

 

要先有健康的蛋雞,才會有產量穩定、品質良好的雞蛋。這道理大家都懂,但如何達到讓蛋雞身心健康的做法,全世界的蛋雞產業正掀起巨大的典範轉移。

目前飼養蛋雞常用的格子籠,主要在1960年代後開始被大量使用,用細鐵絲建構的狹小籠子,缺乏蛋雞需要的巢箱、墊料、棲架、抓耙設施,更重要是完全沒有自由活動的空間,導致蛋雞缺乏運動,造成骨質疏鬆,代謝異常,許多母雞出現「籠飼蛋雞疲勞症」、「脂肪肝」等,造成母雞死亡。

包括歐盟、英國、紐、澳、美等已有40多個國家(州),都已訂出禁止格子籠飼養蛋雞的期程,將該國的蛋雞產業轉向符合母雞自然天性的「非籠飼養」,包含平飼、放牧。

隨著各項專業及科技的快速進展,友善畜禽的飼養技術持續精進。2021年一份跨國研究,比對16國、6,040個商業雞群、1.76億隻母雞生產資料,發現10年間非籠飼系統的死亡率隨時間降低,但籠養系統幾乎無變化[1]。以台灣現況來看,非籠飼的「平飼」系統產蛋率保守估計都在8成以上,生產量、供貨量都相對穩定,可因應各種外部挑戰,也從來不需透過「強迫換羽」此種殘虐母雞的方式,逼迫母雞提升產能。

 

從符合母雞天性的「非籠飼養」來談如何把雞養好,可以從動物福利五大自由來看:

1. 免於飢渴,容易取得食物與飲水的自由

  • 免於飢渴
    提供符合蛋雞各生長階段需求,足夠營養與熱量的食物,以及足夠乾淨的飲水。不能完全停止餵飼或減少餵飼,包括「強迫換羽」。
     
  • 易取得食物飲水
    因此室內必須提供適合的餵食器[2]、飲水器,數量必須足夠,分布必須讓每隻蛋雞都能容易取食、飲水,尤其應注意位階較低的蛋雞,且應該定期清理飼料盆、飲水器及相關管線,保持清潔衛生。注意飼料保存,應提供未受汙染和變質的飼料。

 

2. 免於疾病與傷害,取得適當醫療與照護的自由

  • 免於疾病
    影響蛋雞健康因素有遺傳性能、農場狀況、衛生管理、環境條件、生產管理系統、獸醫管理、飼料營養、抗生素治療規範等[3]

    蛋雞疾病成因可分成:病原性感染、飼養管理。病原性疾病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原蟲、黴菌等;飼養生產管理會影響蛋雞健康包含:營養因素(不均或缺乏),免疫因素(疫苗),毒物因素(飼料不新鮮、飲水不乾淨),交感性交互作用(飼料鈣/磷比),環境因素(氣候變化、溫濕度、噪音、飼養密度),機械性因素(剪嘴、注射、人工授精)[4]
    故要避免蛋雞生病,應著重在上述「飼養生產管理」措施,包括阻斷傳染病入侵的生物安全管理,提升家禽免疫力的營養保健,及系統化的健康管理[5]

 

  • 免於傷害
    由於格子籠限制蛋雞無法自由活動,也沒有讓雞展現自然天性的設施,蛋雞長期緊迫,易有免疫力降低,容易生病,增加各式抗生素及疾病用藥的狀況。
    平飼、放牧飼養,皆有室內禽舍,禽舍內需有足夠的巢箱、棲架、墊料。

    禽舍的墊料充足、有足夠的厚度,才能滿足母雞抓扒、探索、啄食的天然習性,但墊料要保持乾燥、清潔,以避免母雞有足墊炎以及寄生蟲。
    棲架的高度應適合母雞垂直移動,棲桿的形狀、直徑、材質應該讓母雞腳爪容易抓握,棲架放置位置和巢箱、牆壁的距離都應仔細評估,降低母雞在垂直高度移動時,意外摔落造成胸骨或腳趾受傷、骨折的風險。
    此外,更應在中雞時期便提供棲架,以讓母雞熟悉棲架使用,研究證明:在母雞四周齡前即提供棲架,可以減少成年啄肛風險[6]
    放牧場的戶外活動空間,地面應有良好排水,避免積水,以減少球蟲等寄生蟲問題。
    非籠飼養有時因為外在環境變化導致雞隻集體往特定方向移動,偶爾會發生雞隻窒息死亡事件,在飼養管理上如何避免雞隻受到驚恐,以及雞隻可以移動動線,或垂直往上的棲架、巢箱的位置分配,都可以避免此種因驚恐堆疊而產生的窒息死亡發生。

 

  • 適當醫療與照護
    畜牧場應有特約或駐場獸醫師,監測蛋雞健康、疫苗防疫,醫療診斷或安樂死評估等工作。牧場工作人員也應受過家禽飼養專業訓練,動物福利觀念,建立生產文件紀錄並與獸醫師討論良好工作方式。

 

3. 免於不適,能有適當遮蔽與環境的自由

飼養環境對於蛋雞健康有重要影響,「非籠飼」飼養密度遠低於格子籠,有助減少母雞緊迫,「非籠飼」室內禽舍仍需注意溫度、濕度、光照、空氣品質(粉塵或氨氣)、通風排氣之控制,並減少禽舍內突發狀況造成雞隻緊迫,例如:停水、停電、換料、抓雞、新奇顏色、巨大聲響等,且應有固定飼養人員,避免任意更改飼養操作流程[7]

 

  • 溫度、濕度
    母雞的體溫變化大約在40.5℃~ 41.6℃,一般而言,母雞產生大約相同的總熱量,但當環境溫度升高時,母雞需藉由空氣對流、喘息、水分蒸發、排泄糞尿、產蛋等將體熱散發,否則體溫將上升導致超過生理極限,嚴重會昏迷死亡[8]

    最適合蛋雞的溫度是12.8℃-24℃,氣溫在0-12℃時,蛋雞不適應會有凍死的風險,24-29℃蛋雞可能開始以喘氣方式散熱,29-37℃蛋雞會有嚴重熱緊迫,極易造成蛋雞死亡。國內研究建議,雞舍溫度維持不超過21℃,使雞隻體熱容易散失於空氣中。[9]

    蛋雞受溫度變化影響很大,溫度越高,食量、體重、產蛋率、雞蛋重量、蛋殼厚度、雞蛋品質都會下降,飲水量會增加。研究發現,當溫度高於25℃時,環境溫度每升高1℃,蛋重損失平均值達0.4g,其範圍為0.17-0.98g[10]

    當環境溫度升高時,雞隻一方面會降低活動量及減少攝食量,以減少體熱產生,同時雞會想辦法增加體熱散失,當效果有限時,雞隻會再增加呼吸速度來加速水分蒸發。當環境溫度高到28-32℃,蛋雞體溫持續升高,呼吸速率會加快,但喘氣會導致雞產生更多熱能,而使蛋雞發生熱緊迫,尤其是在相對濕度高的時候更容易發生。研究建議,不論是何種雞舍,環境的相對濕度最適當為50-70%,最高不要超過80%,以避免雞隻熱緊迫發生[11]

 

  • 氨氣
    雞舍內的氨氣來源是雞隻糞便,糞便主要元素為氨(N)3.43%、磷(P)1.84%、鉀(K)2.56%,其中氨是形成氨氣(NH3、NH4)的主要成分[12]。每隻蛋雞每日糞便排泄物約70-100g,以格子籠飼養方式為例,蛋雞飼養密度高,每日糞便排泄物堆積在籠子下方,堆積的糞便經過分解會產生氨氣,氨氣具臭味且刺激性,會造成蛋雞呼吸道受到刺激灼傷,現場工作人員的眼睛也會受到刺激,甚至作嘔暈眩。研究指出:若禽舍內氨氣濃度超過20ppm,雞隻健康將受到損害,必須立即換氣[13]
    相對而言,平飼、放牧雞隻飼養密度較低,雞隻可以自由活動,室內禽舍有墊料、放牧雞可到戶外活動,減少糞便堆積情況,糞便也會跟墊料或戶外土壤植被混和,降低水分,加速分解,降低氨氣濃度,減少對蛋雞、工作人員呼吸道、眼睛的刺激影響。

 

  • 適當遮蔽
    由於蛋雞體溫高,在高溫環境中不易散熱,故在放牧場的蛋雞,縱使白天可以自由到戶外空間活動,但中南部除了短暫冬季氣溫較低外,其他季節白天戶外溫度都可能超過25度以上,夏季出現高達36度以上的極端溫度頻率更高,若戶外活動空間無適當遮蔽,蛋雞也不會到戶外活動,仍會選擇躲在室內禽舍,若室內禽舍的溫度沒調節成適當溫度,蛋雞在室內禽舍內仍可能因體熱過高無法散熱,必須透過喘氣加速排熱,甚至產生熱緊迫的情況。故適當且具有遮蔽陽光、降溫效果的設施,對於可到戶外活動的蛋雞非常重要,否則戶外空間會形同虛設。

    農委會公告的「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111.5.23修正公告)」規定放牧生產系統:
  • 戶外活動區域應提供遮棚、樹、灌木、茅草與其他可以保護、供逃避掠食者及惡劣氣候之遮蔽或遮蔭設施。每百隻雞應有8000cm2之遮蔽或遮蔭設施。
  • 前款遮蔽或遮蔭設施,應方便雞隻使用;且遮蔽設施之結構應堅固,並可保護雞隻不會受到惡劣氣候傷害。

 

4. 免於恐懼與緊迫,能夠適當躲避、隱藏、防衛、舒緩的自由

在非籠飼系統中,已盡量提供母雞可以展現自然行為及天性的設施,包含棲架、產蛋箱,且維持適當的飼養密度,避免蛋雞過度集中聚集在地面,也讓蛋雞受到威脅、攻擊時,可以往棲架、巢箱等高處躲避。

此外,飼養專業人員的訓練也是避免動物恐懼、緊迫的一環,包含每日巡視雞舍,觀察蛋雞異常情況與行為,在進行任何操作時避免發出重大聲響,動作過大,或將顏色鮮豔、不常見的物品帶入禽舍,會造成蛋雞緊迫、驚恐。
 

5. 能夠表現自然行為的自由。

不論平飼、放牧飼養系統,都能滿足蛋雞晚上喜歡到高處棲息,洗砂浴,理毛,築巢產蛋,啄食、抓扒探索環境,也有足夠空間讓蛋雞可以伸伸腿、搖搖尾巴、豎起羽毛、甩動身體,甚至抓癢、撓頭,拍拍翅膀,展翅飛翔[14],或與其他母雞互動。

當母雞可以自由展現這些行為時,可避免生理緊迫與心理上痛苦、挫折,維持良好身心健康。

 

 

從上述可發現:非籠飼飼養系統與行之有年的格子籠飼養系統大相徑庭,故農民需重新學習飼養管理方式,有別於格子籠的從「管理者」角度出發,著重管理便利性及效率,非籠飼養系統則是以「母雞需求」為核心,必須符合母雞自然天性與需求來設計飼養環境,這對於人與動物「健康一體、福利一體」環境永續才是正確的方向。

 

 

母雞需要你!立即加入「讓母雞自由」計畫

 

繼續閱讀:

 

 

 

[1] Schuck-Paim, C., Negro-Calduch, E. & Alonso, W.J. Laying hen mortality in different indoor housing systems: a meta-analysis of data from commercial farms in 16 countries. Sci Rep 11, 3052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1-81868-3

[2] 餵食器的應提供每隻蛋雞足夠的採食空間。以動物福利標章-蛋雞動物福利標章(第二版)第1章第11條規定,「線狀飼料糟必須至少 5 公分(如只能單側採食必須 10 公分)。圓型飼料槽則至少 4 公分。」

[3] 林彣郁等,2021。蛋雞飼養管理對其健康影響,動物科技 NO.65。

[4] 林彣郁等,2021。蛋雞飼養管理對其健康影響,動物科技 NO.65。

[5] 林彣郁等,2021。蛋雞飼養管理對其健康影響,動物科技 NO.65。

[6] 2017 - The welfare of layer hens in cage and cage-free housing systems2017-籠養和非籠飼系統中蛋雞的福利問題。

[7] 林彣郁等,2021。蛋雞飼養管理對其健康影響,動物科技 NO.65。

[8] 許育菁,2006。蛋雞場管理模式比較與對雞蛋生產表現之影響。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9] 雷鵬魁、黃國定、鄭俊男,1996。開放式蛋雞舍內溫溼度與氨氣濃度之量測分析。農業機械學刊,第5卷第3期。

[10] 雷鵬魁,1997。開放式蛋雞舍內環境品質之量測與分析及改善對策之研究。農業機械學刊,第6卷第3期。

[11] 雷鵬魁、黃國定、鄭俊男,1996。開放式蛋雞舍內溫溼度與氨氣濃度之量測分析。農業機械學刊,第5卷第3期

[12] 雷鵬魁、黃國定、鄭俊男,1996。開放式蛋雞舍內溫溼度與氨氣濃度之量測分析。農業機械學刊,第5卷第3期

[13] 雷鵬魁、黃國定、鄭俊男,1996。開放式蛋雞舍內溫溼度與氨氣濃度之量測分析。農業機械學刊,第5卷第3期

[14] 2023,EFSA。蛋雞動物福利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