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進展】動社成功推動食藥署公告修正《健康食品安全評估方法》,大幅降低動物痛苦!
12月8日衛福部食藥署正式公告修正《健康食品安全評估方法》,修正內容幾乎採納動社提供的專業意見,與國際作法接軌,大幅降低動物遭受不必要的痛苦,改善無數動物命運 🎉
2018年起,本會針對 健康食品「小綠人標章」不當使用實驗動物的缺失,進行深入研究、倡議、遊說溝通(我們的推動歷程),終於在今年促成了改變,來看看我們為動物努力的成績:
替代Replace
- 法規修訂納入應優先採用國際已認可之「非活體試驗方法」,取代長期依賴的動物試驗,終於與國際接軌!
(如無「非活體試驗方法」可替代,則應優先採用國際認可之減量、減低痛苦或縮短時程的活體試驗方法。)
- 「基因毒性試驗」的必做項目排除活體動物試驗,大小鼠不再莫名其妙被用來「試毒」。
減量 Reduce
- 法規納入「分層試驗法」(Tiered Approach),執行試驗項目須經分層把關,評估其必要性。以分類限制健康食品應做的試驗項目,若前項試驗未通過,則無需執行後項試驗。 多餘的動物實驗就是浪費生命 !
舉例說明:
「好安全膠囊」正在申請健康食品標章,在做安全性評估時,規定要做ABCD種實驗,包含在A底下的實驗就有A1~A3,只要A1的結果為陽性(表示此產品不可作為健康食品),ABCD的任何試驗都不可再執行。在過去沒有這種「分層把關」與「評估必要性」的狀況下,廠商為了求快,通常會同時進行所有試驗,卻可能發生做了一堆試驗都沒有通過的窘境,不只浪費資源,更無端製造動物犧牲與痛苦。
精緻化 Refine
- 無可避免執行動物試驗時,應符合農委會公告之「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指引」,提供符合需求的照護。
- 以口胃管(Oral Gavage)工具餵食動物時,應挑選造成動物疼痛或傷害最低的材質,且操作人員應經適當訓練。
- 增加臨床觀察動物的頻率與項目,動物有疼痛與不適狀況應立即處理。
健康食品馬拉松尚未結束,請大家繼續關注監督!
健康食品的實驗有「安全性評估方法」及「保健宣稱功效評估方法」兩大類。
食藥署在今年與本會深度溝通後,在「安全性評估方法」的規範中,正式納入動物福利及非活體試驗替代方案,並提高實驗操作標準。
而在「保健宣稱功效評估方法」上,「抗疲勞功效」、「輔助調節血壓功能」、「關節保健功效」等多項保健宣稱,亦正朝刪除動物實驗的方向修正。
請大家持續關注、要求衛福部食藥署加快腳步,跟上國際規範──健康食品保健功效證實,應透過「人體食用研究」確效後才得宣稱,而非以各種亂搞的動物實驗便宣稱有效。
- 2018/3/29
本會召開記者會,針對台灣健康食品的「保健宣稱」與「安全性評估」的動物實驗及審核機制提出質疑。- 2018~2019 本會持續遊說、溝通
- 2020/3/16
衛福部食藥署預告《健康食品安全性評估方法》修正草案,收集各方意見。- 2020/5/12
本會針對草案提出修正建議書,提出符合科學專業之建議。- 2020/8/20
食藥署食品組及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專家同仁前來本會,與本會面對面逐條討論修訂意見。雙方在科學、實務與動物福利之間尋求平衡點,並在會議後持續溝通。- 2020/12/8
衛福部食藥署於本(12)月8日正式公告修正《健康食品安全評估方法》,並自即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