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別讓巨口鯊滅絕!抗議政府放任四艘漁船濫捕珍稀巨口鯊

2020.06.18    分享至: facebook line line

20200618-1.png

 

【2020.7.14更新】
本會正式與漁民簽署
「巨口鯊保育及科學研究」合作協議,並由漁業署長張致盛、家樂福CSR總監蘇小真等人見證協議,為八年來保育巨口鯊等大型鯊魚行動,開啟新頁!

【2020.7.7更新】
本會公布
巨口鯊科學研究彙整報告,以科學證據向海委會提出將巨口鯊、大白鯊列為保育類之正式申請,並要求劃設重要棲息環境與保育區。同時再度發文給漁業署,要求其盡速依據漁業法,公告禁止捕撈、販賣、持有巨口鯊及大白鯊。

 

台灣成為巨口鯊墳場?
政府放任四艘漁船濫捕珍稀物種「巨口鯊」

連續四天,在台灣花蓮外海,一艘流刺網漁船,非常目的性、毫無節制的在同一個經緯度海域,捕抓了六隻珍貴稀有的鯊魚「巨口鯊」。

去年及前年(108、107年),另外三艘花蓮的流刺網漁船同樣「專捕巨口鯊」,總共在花蓮外海捕抓了70隻、宜蘭外海捕抓2隻,共計72隻巨口鯊。

和保育類鯨鯊一樣巨大,行動溫和、緩慢,卻更為罕見的物種—巨口鯊,自1976年被發現並命名以來,截至2020年6月17日為止,44年來,全世界記錄到的巨口鯊僅226隻,其中便有146隻在台灣被捕獲,超過全球紀錄的一半,占64%[1],且大多在花蓮外海幾乎一再被四艘漁船所獵捕。這非常少數的四艘漁船,可以說已經完全將每年四到八月,巨口鯊通過台灣東部海域的「熱點」私有化。

潛客錄下珍稀的巨口鯊影像 (2020,日本)

 

近幾年在本會不斷倡議下,漁業署已陸續發佈一些管制手段,如102年要求漁民捕獲巨口鯊等需通報;109年發佈得以派觀察員登船,以了解是否可能讓「掛網」的巨口鯊得以活體標記野放。此外,學界也不斷與漁民溝通,希望可以合作進行活體標記,以更了解這個頻繁出現於台灣東部外海的珍貴瑰寶。但至今漁民始終採取抗拒手段,不斷以各種理由拒絕漁業署派觀察員登船!而學界也把漁民不願合作怪到保育團體頭上,年初對媒體表示:保育團體「對巨口鯊的過度關注」阻礙漁民合作的意願!

活體標記野放:趁漁民捕捉到巨口鯊時,研究人員將衛星定位標識裝在魚體後,再將魚釋放,之後透過衛星接收定位籤的訊號,以了解巨口鯊的移動路線與活動範圍。

 

從102年漁業署要求捕獲巨口鯊需通報至今,107年4月「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成立,漁業署所累積的捕獲熱點與漁船航跡,早就足以提供海委會以保育手段,將巨口鯊公告為「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並將捕捉熱點劃設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而漁業署也可以根據漁業法公告巨口鯊的禁捕期和禁捕區,讓這個只因覓食需求而通過台灣東部海域的珍貴物種,得以生養繁衍,保護台灣周圍海洋生態系的生物多樣性。

 

但政府部會間卻推諉職責、互踢皮球,對這極少數、毫無節制、完全無視海洋生態已嚴重崩毀與嚴重威脅物種保育族群的四艘漁船,採取放任態度,至今毫無作為任其一抓一再抓。事實上,巨口鯊並非台灣漁業或民生魚食所必須仰賴的經濟物種,更非「誤捕、混獲」,政府對巨口鯊的任何保育措施,才是彰顯對海洋生物多樣性實質的「向海致敬」[2]政策。

 

 

認識台灣東部海洋瑰寶  珍貴的古老生物巨口鯊 

巨口鯊是鼠鯊目(又稱鯖鮫目) 現存最原始物種,根據分子研究,科學家認為巨口鯊至少在白堊紀晚期就已出現,也就是至今約一億年前[3]歷史記載中,巨口鯊被觀察到的次數少於300次,可能為現今世界上最稀有的鯊魚之一。巨口鯊有一張明顯的大嘴,但牠只吃浮游生物,和鯨鯊、姥鯊(象鮫)同為濾食性的三種鯊魚。

 

巨口鯊與其他鯊魚最大的差別就是牠驚人的體型,大部分的鯊魚體型都偏小,成鯊的體長大多不超過2公尺[4],巨口鯊個體體長從1.77公尺到7.10公尺,體重從13.8公斤到1,137公斤都有紀錄。這驚人的身長讓巨口鯊成為世界上已知的鯊魚類中的第三大,僅次於鯨鯊、姥鯊。且雌性通常又會比雄性大一些,已知世界上最大的雌性巨口鯊體長7.10公尺,而雄性最長則是5.39公尺[5]

 

研究認為,每年4~8月,巨口鯊隨著黑潮強大而溫暖的洋流,由南向北遷移,前往具有豐富北太平洋磷蝦(Euphausia pacifica)的覓食地。黑潮洋流經過菲律賓、台灣、日本,在這個區域範圍中發現的巨口鯊就占了全球目擊記錄的74[6]。可以說:台灣東部的地理位置對於巨口鯊族群具有重要的生存意義,但卻因為政府的推諉、失職、放任,讓台灣成為巨口鯊墳場,很可能造成這個珍貴稀有物種的滅絕。

 

鯊魚的演化史超過4億年(Bräutigam et al. 2015, pg 5) ,在全球海洋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鯊魚正處於滅絕危機中。由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鯊魚專家小組」聯合主席Nick Dulvy博士所領導的系統性分析指出,軟骨魚類面臨的滅種危機比迄今為止所有其他主要脊椎動物都來的大(兩棲類除外)。這份報告由64個國家的302位專家參與撰寫,檢視了全球1,041種軟骨魚(如鯊魚、鰩魚和魟魚)[7]

 

20200618-2.png

 

 

巨口鯊這麼罕見,IUCN為何沒有列入瀕危物種? 

2015年之前,IUCN對巨口鯊的評估報告都記載為「缺乏數據」,這反映出人們對這個罕見物種知之甚少,過去的記載都是:「顯然在該地域範圍中非常罕見」。2015年之後,雖然仍缺乏巨口鯊族群數據或發展趨勢等資料,但由於巨口鯊被發現的分布地點範圍廣大,所以IUCN仍將巨口鯊族群狀況列為「 暫無危機」(Least Concern,LC)[8]

 

不過,IUCN 鯊魚專家群組聯合主席Nicholas Dulvy教授等人,對鯊魚和魟魚滅絕風險指標的研究,挑戰了IUCN根據被發現地點的分布範圍廣大,而將巨口鯊列為「暫無危機」的假設。

 

該研究是迄今全球最完整且具指標意義的評估。Dulvy等指出,鯊魚和魟魚的滅絕風險與地理分佈範圍寬廣的關聯性不大,與陸生物種的滅絕模式和海洋化石紀錄有明顯不同。因為全球每一處海洋都普遍存在著漁業,即使分佈廣泛的物種也經常完全被漁業足跡 所覆蓋所致。

 

IUCN更建議台灣政府應針對流刺網實施管理措施,例如:意外捕捉到巨口鯊應強制放回、曼波漁業在巨口鯊出現的4到8月高峰期,需季節性休漁,而這對同樣遭遇過度捕撈的曼波漁亦非常重要 。但我們負責台灣海洋生態、物種保育的海保署與漁業署,也就根據IUCN將巨口鯊族群狀況列為「 暫無危機」(Least Concern,LC)便抱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消極以對!

 

2004年開始,美國西海岸漁業高度遷移物種漁業管理計劃已禁止捕撈巨口鯊!該禁令適用於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所轄西海岸地區,包括加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附近的水域;這些海域也是美國最主要的巨口鯊捕撈區域。管理計劃中規定,巨口鯊如果被捕,必須立即將其釋放,並儘可能將傷害降至最低。《漁業管理計劃》中也禁止捕撈大白鯊和象鮫(NOAA 2014,第7頁)。

 

 

巨口鯊族群分化程度低、遺傳變異小,滅絕風險高

中山大學海洋研究所學者劉商隱教授曾針對巨口鯊進行基因研究,他採集2013~2015年在花蓮外海捕獲的27隻巨口鯊樣本,與墨西哥、波多黎克、印尼的巨口鯊樣本進行基因序列比對,發現這些不同區域的巨口鯊粒線體都有共同的單一單倍基因型,且台灣及墨西哥的巨口鯊在細胞核的微衛星基因-Loc6有相同的序列,這顯示此研究採樣的巨口鯊之間的遺傳變異非常小,如果其他巨口鯊族群也有這樣的發現,代表巨口鯊是所有鯊魚種類中基因多樣性最少的一種鯊魚。

 

研究更發現各區域巨口鯊族群間基因分化的程度非常小,非常可能只是具有高度遷移習性的一個小族群。這種遺傳多樣性極低的情況,也使得巨口鯊面臨漁業獵捕、疾病、環境變化、氣候變遷等威脅時,更易面臨族群滅絕風險[10]

 

 

台灣對於巨口鯊的管制措施非常不足

農委會漁業署102年3月5日公布「大白鯊象鮫及巨口鯊漁獲管制措施」,規定捕獲大白鯊、象鮫或巨口鯊時,應於返港後一日內,填具「大白鯊、象鮫及巨口鯊漁獲資料通報調查表」,向漁業署或學術單位通報,完成通報後,須留置整尾魚體24小時,供指定學術單位進行科學採樣及蒐集生物學資料後,始得拍賣及利用魚體,違反通報義務或留置魚體24小時供科學採樣及蒐集生物學資料之義務者,依漁業法第65條第5款規定,核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從管制措施公布至今的通報紀錄發現,每年捕捉量10~46隻,其中以107年捕捉量最高46隻,若以捕捉季節4~8月來看,平均每月捕捉9隻!甚至有一天捕捉5隻的紀錄。此外,被捕捉個體6成都是「母鯊」,對巨口鯊族群繁衍造成嚴重的威脅。

 

從通報紀錄亦可發現,近年捕撈巨口鯊主要集中在少數漁船,可以說是非常有意識的「專捕巨口鯊」並形成特殊產業鏈,根本與誤捕、混獲無關!

20200618-3png.png

 

 

保育團體只會欺負漁民喊禁捕?

漁民很可憐、政府很盡力、科學家很努力......就只有保育團體只會出一張嘴喊禁捕?

這是近幾年本會倡議任何陸地及海洋資源的捕獵管理,所不斷遭遇的酸言酸語。但全球生態資源崩毀已是不爭的事實,力求每個環節的生態環境保護,是人類共有的責任。

 

整個花蓮流刺網漁業共18艘動力漁船、263艘動力漁筏,十年下來,竟形成四艘漁船將巨口鯊覓及行動「熱點」佔為己有,利用巨口鯊在夜晚到凌晨浮上海面覓食時,故意在特定「熱點」下網捕抓巨口鯊,可說是「專捕巨口鯊」的漁船,根本與「混獲」(要抓別種魚,是巨口鯊自己游上來)無關。

而幾次會議中有學者表示,希望保育團體先「安靜些」,讓學界可以好好去跟漁民溝通,本會也「照辦」,但換來的卻是:漁民繼續和政府玩抓迷藏,不願讓觀察員登船,而學術研究無法獨立進行,需仰賴漁民合作,至今也只能繼續於岸上就死亡的魚體採樣。至於政府單位,至今還在發公文「保育」!

 

 

成立海洋保育委員會,是來發公文、推工作的嗎?

本會從102年起即不斷推動漁業署針對包括「大白鯊、姥鯊、巨口鯊」等大型軟骨魚,制定各種管制措施。108年海委會「海保署」成立後,幾度召開針對巨口鯊的保育會議,至今只見「紙上指揮保育」的公文轉來轉去,比如發文給漁業署「建議」漁業署使用漁業法公告巨口鯊禁捕(附件一)。

而收到文後的漁業署則回文給海保署表示:請貴署參考本署提供的巨口鯊科學調查結果,研議將該物種列為「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並可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規定持續辦理巨口鯊相關科學調查(附件二)。收到該文的海保署竟又發文給本會及其他與會者表示:看誰要提案把巨口鯊列為保育類到海保署來喔,我們再根據提案召開專案會議討論(附件三)!

 

20200618-5.png

 

 

「禁捕」不代表不能進行科學研究 

另有聲音批評:針對某物種規範「禁捕」,如此科學界就無法對此物種進行撈捕、採樣、研究。事實上,國際間許多物種有「禁捕」規範,仍允許科學研究的採捕。

 

 

 

懇請漁民放眼子孫未來
協助活體標記野放,不讓物種滅絕

科學研究發現:跟有些鯊類不一樣,巨口鯊以「口腔壓縮」(buccal pumping)方式換氣。結合游泳,將含氧的水透過口腔(鰓),壓縮輸送到身體。這個獨特的換氣方式十分重要,提高被網索纏住時的存活率 (Keartes 2017)。

全球第一隻被標記、追蹤的巨口鯊,在被釋放前,尾部被綁住整整39個小時,證明巨口鯊擁有自行換氣的能力。然而,這樣的呼吸方式必須搭配不斷的向前游動,許多巨口鯊喪命漁網則是由於受困時間太長所致。(Nelson et al. 1997, pp 389)。

我們懇求漁民放眼後代子孫的生存環境,讓這個物種可以繼續留在地球上,守護珍貴的海洋生態,由政府補助漁民,與科學界合作,共同進行標記野放,以更了解這個珍貴物種!

 

20200618-4.png

 

要求海委會、漁業署 儘速公告禁捕巨口鯊,
別讓珍稀巨口鯊滅在台灣手上!

儘管台灣僅占世界陸地面積0.03%,但根據統計,台灣沿海魚類多樣性占全球魚種十分之一,包括超過五分之一的鯊魚種類。就地理位置來說,全世界沒有一個地區像台灣沿海附近,擁有如此種類繁多的軟骨魚類。在巨口鯊族群生態未明朗之前,一起要求政府應有更積極作為,不得再放任漁民繼續無限制捕撈。共同發聲要求:

  1. 海保署、漁業署:儘速公告巨口鯊為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將捕捉熱點劃設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每年4~8月為巨口鯊的禁捕期,期間任何誤捕個體應立即通報,不論死活應立即釋放回海中
     
  2. 海保署應編列預算,輔導專捕巨口鯊之漁船轉為協助生態研究,與國際合作,利用衛星標識活體,以了解巨口鯊生態。
     
  3. 海保署應應編列預算,促進台灣與日本、菲律賓、印尼、美國、墨西哥等國的科學合作,增進對巨口鯊族群生態的了解,並據以研擬國內、國際保護措施。

 

  • 新聞聯絡人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 陳玉敏 0910150908

 

 

 

 

【參考資料】

[1] 彙整漁業署網站「沿近海大白鯊、巨口鯊、象鮫、鬼蝠魟獲通報統計」及http://sharkmans-world.eu/ 2019.07.26下載。

[2]「向海致敬」為行政院公佈的國家海洋政策口號。
[3] Watanabe, Y.Y. & Papastamatiou, Y.P. (2019). Distribution, body size and biology of the megamouth shark Megachasma pelagios.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95(4), pp 5; Martin, A.P. & Naylor, G.J.P.. (1997). Independent Origins of Filter-Feeding in Megamouth and Basking Sharks (Order Lamniformes) Inferred from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Cytochrome b Gene Sequences. Tokai University Press, Tokyo, Japan, pp 212.

[4]Taylor, L.R., Compagno, L.J.V. & Struhsaker, P.J. (1983). Megamouth - a new species, genus, and family of lamnoid shark (Megachasma pelagios, family Megachasmidae) from the Hawaiian Islands. Proceedings of the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4th series, 43(4), pp 89.

[5]Watanabe & Papastamatiou 2019, pp 3.

[6]Liu, S.Y., Joung, S.J., Yu, C., Hsu, H., Tsai, W., Liu, K.M. (2018). Genetic diversity and connectivity of the megamouth shark (Megachasma pelagios). PeerJ, 6(e4432), pp 7.

[7]Dulvy, N. K., Fowler, S. L., Musick, J. A., et al. (2014). Extinction risk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world's sharks and rays. eLife, 3, e00590, pp 10.

[8]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39338/124402302#population

[9]Liu, S.Y., Joung, S.J., Yu, C., Hsu, H., Tsai, W., Liu, K.M. (2018). Pp 7-9.

[10]彙整漁業署網站「沿近海大白鯊、巨口鯊、象鮫、鬼蝠魟獲通報統計」2019.7.26下載。

 

※ 特別感謝:吳宗蓉、黃子馨、ㄈㄈ協助巨口鯊資料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