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上午,農業部公布台中一處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核酸陽性,雖病毒株仍待分離確認,但為防止疫情擴散,自中午 12 點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 5 天。對於台灣辛苦防守多年的非洲豬溫疫情失守,以及疫情造成的人與動物生命痛苦,本會深表遺憾難過。
為什麼農業部在第一時間要採取禁運措施呢?目的就是為了防堵病毒透過活豬的運輸及不同牧場間豬隻交叉群聚擴散。
然而,台灣至今仍採取落後、野蠻、不利疫情防治的肉豬活體拍賣制度,以致每年有近 600 萬隻豬,必須承受南豬北運、東豬被北運南運等過度運輸,到全國 19 個肉品市場交易的狀況,且在屠宰前被迫經歷慘無人道的折磨,包含電擊、暴力驅趕、戳刺、撞擊等。先進國家皆已廢除活體拍賣,減少活體豬隻的運輸路程,台灣政府計畫轉型多年,卻未有實質進展,不僅持續讓動物遭受痛苦虐待,更不利疫情防疫。
肉品市場聚集來自各地牧場的豬隻,是病毒集合、變異、傳播的溫床。台灣肉豬在進入肉品市場拍賣後,只有約 6 成的豬會被留在當地屠宰,其餘 4 成會再被運送到其他屠宰場屠宰,若有任何疫情,就會在肉品市場加劇交互感染風險,加速疫情擴散。本會再次嚴正急呼:政府應有清楚轉型政策目標,應讓肉豬屠體交易制度盡速上路。
本會呼籲:
一、短期:在本次禁運、禁宰期結束後,應停止肉品市場活體拍賣方式,媒合養豬場就近送到鄰近屠宰場屠宰後,採屠體計價方式,減少不同牧場活豬聚集及被重複運輸的機會,加強監督全國合法屠宰場進場豬隻健康,及強化屠宰場、運豬車、人員防疫消毒工作。
二、長期:盡速研擬全台轉型肉豬屠體交易政策計畫。
本會發起「廢除豬隻活體拍賣」連署,邀請更多民眾一同參與並分享給親友,督促政府改善豬隻福利,強化動物傳染病防疫:
新聞聯絡人: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 0910 150 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