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海洋哺乳動物的家在海洋,不是任何人造水缸|肯定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反省、面對與承擔

2016.08.26    分享至: facebook line line

緣起:

國立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自2000年開館後,於2002年從俄羅斯引進自野外捕捉的6隻白鯨,因長途運輸造成動物緊迫,在抵達台灣後旋即死亡2隻。

2006年館方再度自俄羅斯引進4隻白鯨。隨後於2008年和2009年陸續死亡1隻和3隻。根據館方說法,前者死於左眼無視力、胃病治療無效;後者中2隻死因不明,1隻因莫拉克颱風造成場館巨大聲響,遭受驚嚇導致厭食死亡,解剖後並發現血液有細菌感染。2014年9月30日,又一隻白鯨「Blue」死亡,經獸醫團隊解剖,發現其胃部、肺部有膿,初步研判為亞急性敗血症。

此外,自2004年4月起,海生館亦先後引進飼養3尾屬於CITES附錄二的鯨鯊。因人工飼養環境的侷限,致使1尾暴斃、1尾疑似健康狀況不佳,在2007年被館方以「野放」名義〝棄養〞。另一尾因不斷成長,導致窄小的圈養空間令其尾鰭不斷碰撞、磨擦缸底礁石及缸壁,致下葉反覆受傷,出現大面積結痂現象。在2013年野放後,因長期於缸內養成不斷繞圈的刻板行為,導致無法回歸自然,二度擱淺後死亡!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關切殘存三隻白鯨的處境,與館內其他圈養動物的福利,在立法委員林淑芬國會辦公室協助下,督促海生館成立「白鯨諮議平台」,邀集專家學者及民間組織共同討論改善的可能性。

「諮議平台」自2015年1 月29日至2016年7月間,共召開四次委員會議。即使受到海生館與海景公司BOT合約的限制 ,期間新任館長陳啟祥博士與館內員工仍努力協調,逐步推動相關改善工作,積極進行關於聲學、動物行為與動物生理學等,攸關圈養白鯨動物福利的研究。

海生館並在「平台」第四次例行會議後,提出「積極面對海洋哺乳類動圈養的質疑、反對與省思」結論報告。

2014-issues_20141002-1.jpg
海生館宣布:在優先考量動物福利的狀況下,不以現有白鯨進行違反動物本能,且非天然的『人工授精』,使母鯨懷孕而繁衍後代。

「平台」雖以白鯨為名,其立足基礎卻是國人對於海洋生物與環境的關切。

在隔岸的中國大陸,圈養各式動物展示、表演的海洋公園產業,刻正迅速擴張中。2015年底,已有17個省份和4個直轄市建有海洋公園,有39家營運中,14家正在興建,與世界其他國家圈養鯨豚表演消減的趨勢正好相反。被圈養最多的正是瓶鼻海豚(Tursiops spp)和白鯨(Delphinapterus leucas),光是39家海洋公園便圈養了11種共491頭鯨豚。

本於地球村的觀念與事實,台灣面對、處理圈養白鯨議題的經驗與省思,希望可以提供給各地海洋公園產業借鏡。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特別感謝立法委員林淑芬國會辦公室的協助,也肯定海生館相關同仁的勇於任事!並摘錄〈結論報告〉重點如下,請大家告訴大家:

◎白鯨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深切體認:人工圈養環境無論如何寬廣與改善,永難及於自然海洋的深邃壯闊。海洋哺乳動物的家在海洋,不是任何人造水缸。未來將不再輸入保育類野生海洋哺乳類活體以純為展示之用。在優先考量動物福利的狀況下,不以現有白鯨進行違反動物本能,且非天然的『人工授精』,使母鯨懷孕而繁衍後代。」

「人工環境確實無法複製白鯨的自然棲地。牠們對各種聲音的感受及其影響,人類的了解非常有限。且任何人為的改善,多少都有窒礙難行之處,效果也有侷限。雖然白鯨為社群性動物,即使館方有意讓現存三隻白鯨混游,但仍難避免較弱勢個體不斷遭受攻擊而受傷感染之風險。」

◎大型魚類

「如(鯊魚、魟魚、鮪魚)等,基於動物福利考量,目前人工圈養之設施與環境,無法提供與大自然相同之多樣與豐富,亦不適合毫無章法的引進、展示。」

「隨著國人保育意識抬頭,海生館第三館-『世界水域館』,即以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為原則,希望能夠藉此減少活體展示。」

◎動物福利教育

「基於動物福利、生命與保育教育。現有部分海洋生物允許親子觸摸之展示方式(觸摸池),建議海景公司研擬替代方案。」

「海生館將加強各類海洋生物動物福利教育之推廣,特別是海洋哺乳類、甲殼與頭足類動物之動物福利。」

【附錄】白鯨諮議平台結論「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反省、面對與承擔」全文

延伸閱讀

讓白鯨回海洋與家人團聚-打電話、寫信給農委會及海生館 讓白鯨回家去
誰讓國立教育博物館「馬戲團」化?
想念海洋 水缸不是牠的家! 保育團體要海生館 解放鯨鯊! 不准再抓!
海洋—回不去的故鄉!誰令牠們親離子散?請拒絕觀賞海洋哺乳動物展演!
莫讓海生館持續成為海洋動物墳場 要求全面體檢海生館圈養環境與動物照護
交流旅遊 不要交流殘酷 兩岸三地暨英美保育組織呼籲 觀光旅遊不看動物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