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誰讓國立教育博物館「馬戲團」化?

2003.01.01    分享至: facebook line line

美國西雅圖TerraMar研究所主任佛羅霍夫(Toni Frohoff),專長研究海洋哺乳動物行為。有一次他和朋友正在水中,一隻海豚悄悄滑過,眼睛閃爍著野性的光芒,好像是在向他「眨眼睛」,表示海豚認為他「很可愛」。後來他想起來,曾有一位海豚訓練員告訴他,「海豚閃閃發光的眼睛表明他灰心喪氣或感到緊張,很可能會變得具有攻擊性」。他趕快離水上岸。

但是他那位朋友不理會這種說法,最後被海豚瘋狂追咬,還好僥倖脫逃。海豚「眨眼睛」示好的表情,也就被他們重新詮釋為「惡毒的眼光」!

佛羅霍夫後來撰文表示,人們會因為其他動物「看起來」所表達的感情而認同他們。海豚的嘴巴像是永遠在「笑」,人們就以為海豚友好而且快樂。然而,笑是靈長類動物的一種表情,卻被人們按照自己的理解強加於海豚身上,事實上,從「生理機制或習性」的觀點來看,海豚面部沒有控制笑或是皺眉的肌肉。

美國德州農業及機械大學海洋哺乳動物研究主任沃思格(Bernd Wuersig),專長是海洋哺乳動物行為生態學。他認為,戲耍對海豚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一隻海豚沒有伙伴,他會對周圍的其他東西發生興趣--推撞它,用回聲定位法發出滴答聲,快速通過它,用吻部或鰭狀肢探究它。」而如果周遭的玩意兒,是另一種動物--例如海鳥,那就更好了。

海豚會游近正在海面休息並消化食物的黑背鷗,將速度減慢到幾乎不動,小心翼翼的張開嘴巴,以免驚動上面還渾然不覺的鳥。等到他輕輕的但是牢牢的閉嘴咬住鳥的一隻或兩隻腳,海豚會突然向前猛衝,將那隻無助的鳥拖進海裡。大吃一驚的海鳥不斷翻騰、踢打,直到海豚鬆開嘴,海鳥浮出水面,整理了一下羽毛,然後飛走,「也許除了自尊心,鳥並未受到傷害」。

以上是探索頻道(Discovery),自1999年起,將其優秀的自然文史影片改編製作成系列圖書的內容之一。如果要說適合大眾文化的教育,還有什麼比電視更為普及,沒有菁英或精緻文化「拒絕遊客於大門外」的問題?

在自然文史影片中的海豚,不會有刷牙,作畫,投籃,接圈圈和頂球的「生理表現」。而在沒有自然環境刺激或是與其同類或他種動物互動的情況下,大眾所瞭解的海豚「生理表現」也不會是教育「當局」,以及海洋生物學家們想要提供或傳達的教育素材吧!

無論是教育或是研究都需要錢,商業也不是絕對的惡。海生館如果乾脆承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或許還可以在理想與現實的夾縫中,找出「第三條路」。但至少心態和實務上,不要企圖將「國立教育博物館」馬戲團化的歷史一頁予以抹白--海生館即使發表再多的研究報告,做再多「正確」的海洋生態教育,其對台灣民眾瞭解海洋文化與生態的影響,恐怕都抵不上商業機制那種為了「滿足」遊客,而「量化,俗化,淺化與誤導化」的「非菁英」式教育吧!

至於把所謂觀眾因為海豚「模樣可愛」而失焦的參觀行為,說是「真正較難掌握及困擾」,因此呼籲前往海生館參觀小白鯨的觀眾們:「除了驚嘆其可愛的吸引力外,愛牠之餘,更應多瞭解牠」,直可以說是「推卸責任」的最佳範例了--導致觀眾誤解小白鯨的始作俑者,不就是海生館自己嗎?

釋悟泓/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