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精進養豬產業,與世界接軌
2025【邁向母豬群養系統,促進養豬業永續共善】國際交流系列活動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在去(2024)年二月發布〈動物福利願景聲明〉,強調畜牧產業對全球的影響,指出維護良好的經濟動物福利有助於降低動物和人類的健康風險,促進環境永續,並帶來經濟與社會利益。

聲明強調,基於人類與動物的互動關係,任何對動物有影響的生產系統,或各種食物供應鏈環節,都應納入動物福利原則。

我國已獲得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授證認定為「豬瘟非疫國」,正式成為豬瘟、口蹄疫、非洲豬瘟三大豬病亞洲唯一非疫國,努力值得肯定。而除疫病控管外,為精進養豬產業,台灣也應積極與世界接軌,實踐人類社會、環境與動物「健康一體」(One Health)、「福利一體」(One Welfare)的觀念與價值。

先進養豬國家,從政府到產業自身,皆訂有條件不一的豬隻飼養動物福利規範。歐盟相關指令(98/58/EC,1998)已明定:母豬及女豬「從配種後四週到預產日前一週,皆必須群養」,其目的就是要限制妊娠欄(gestation stalls)的使用時長,並強制要求大部分妊娠期間改採群養系統,以提升懷孕母豬的動物福利。

美加等國也正逐步廢除母豬狹欄,改採群養。美國在多家跨國食品飲餐業者要求供應商在十年內逐步廢除狹欄後,帶動豬場轉型,目前亞利桑那、佛羅里達等10州禁用全程狹欄,加州、麻州則是禁止銷售生產系統含有狹欄的豬肉。加拿大則是根據《豬隻飼養及管理作業規範》,鼓勵業者自願轉型,目標期限訂在2029年,目前進度已達66%以上。

從狹欄轉換為群養系統,並非只是設備上的更換,而是整體飼養管理,觀念、理論與實務的提升,包含畜舍動線、各項設備資源的配置、對動物行為深刻的觀察與理解、管理流程SOP的改變和人員的訓練等,皆必須同步跟上,才能降低轉換期的影響,增加轉型後的效益。

為此,本會特別邀請賓州大學獸醫學院的 Marie A. Moore 動物福利與倫理學榮譽教授Prof. Thomas Parsons來台與產業及學術進行交流。Prof. Thomas Parsons是美國動物福利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Animal Welfare)的創始成員,是眾多企業和非營利組織的動物福利諮詢委員,也是豬隻教學與研究中心的主任,負責主持賓州大學的農業管理與糧食安全中心。2022年獲紐約農民協會頒贈「農業傑出成就」獎、賓州獸醫學會頒「動物福利倡議」獎。擁有豐富的教育、諮詢經驗,並致力於協助農民轉型成更受社會認可的農牧模式。

Prof. Parsons已協助美國近100個牧場(飼養超過200,000頭母豬)從狹欄轉型為群飼系統。他的研究計畫包括牧場設計、培訓員工學習新的飼養技術,以及在農場第一線上建立比較基準和設定目標,以追踪牧場是否能適應這些新的飼養管理方法。他曾在全球包括北美、南美、歐洲以及東南亞,提供適合各種規模的專業諮詢。

台灣養豬產業的轉型也開始逐步啟動,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公佈將配合農業部「豬隻友善飼養系統定義與指南」規範,全面轉型為「母豬群養」系統。現部份「母豬群養場」已完工並試營運,此外,也有不少傳統畜牧場,正轉型為母豬群養系統,且部分牧場已獲本會動物福利標章(EAST Certified)稽核驗證通過3場。

本次除邀請Prof. Thomas Parsons,亦特別邀請加拿大草原三省豬隻研究中心豬隻行為與福利研究組長/專任研究員、加拿大薩克齊萬大學畜產科學系兼任教授的周任芸博士來台。

於11月12日與農業部畜產試驗所合辦【邁向母豬群養系統—如何輔導畜牧場提昇動物福利】國際論壇;11月13日與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合辦【中興大學-邁向母豬群養系統國際趨勢與轉型關鍵】工作坊。

期待與台灣養豬關聯產業及學研人才交流,導入國際專業視野與寶貴經驗,協助台灣養豬業逐步邁向對動物、飼養從業人員以及消費者共好的永續發展。

邀請參與出席,動物有福利,人類有福氣~

 

 

活動資訊|


【邁向母豬群養系統—如何輔導畜牧場提昇動物福利】國際論壇

2025年11月12日(三) 09:30-16:30
農業部畜產試驗所視廳室(台南市新化區牧場112號技術服務組)

【中興大學-母豬群養系統國際趨勢與轉型關鍵】工作坊

2025年11月13日(四) 13:30-17:30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407視聽教室(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

 

 

 

會議議程資訊|
 








第一場【邁向母豬群養系統—如何輔導畜牧場提昇動物福利】國際論壇

一、日期:2025年11月12日週三,上午9:30至下午4:30
二、地點:農業部畜產試驗所視廳室(台南市新化區牧場112號技術服務組)
三、報名:現場座位120人

  • 開放線上參與
  • 皆 須 事 前 報 名
  • 活動免費

第一場論壇-報名連結:

  報名現場出席  

  報名線上參與  

 

四、論壇議程:

 

 

 

 

 

 

 

 

 

 

 

 

 

 

 

 

 

 

 

 

 

 

 

 

 

 

 

 

 

 



 




第二場【中興大學-母豬群養系統國際趨勢與轉型關鍵】工作坊

一、活動日期:2025年11月13日週四,下午1:30至下午5:00
二、活動地點: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407視聽教室(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
三、參加人數:80人,活動免費

第二場工作坊-報名連結:

  點我報名  
 

四、論壇議程:

 

 

 

 

 

 

 

 

 

 

 

 

 

 

 

 

 

 

 

 

 

講師介紹|


 

Thomas Parsons 教授
Parsons 博士現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獸醫學院 Marie A. Moore 動物福利與倫理學榮譽講座教授,也是該校豬隻教學與研究中心主任,負責籌建新的「農業管理與糧食安全中心(Center for Stewardship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urity)」。研究聚焦於透過動物行為、健康、福利及科技應用來推動永續農業模式。
在賓州大學任教期間,Parsons 博士創建了北美最大的農場動物福利研究團隊之一,他擁有豐富的教育與顧問經驗,畢生致力於協助農民透過轉型成為更令社會接受的農業模式,以維持其競爭力。他曾協助近 100 個農場(超過 20 萬頭母豬) 從狹欄成功轉型為群養系統,工作內容包括設計飼養設施、培訓新飼養技術的人員、制定進度追蹤指標與管理里程碑。他也擔任過來自北美、南美、歐洲及東南亞 地大小農場的顧問。

 

 

 

 

 

 

周任芸博士
周任芸博士現任加拿大草原三省豬隻研究中心(Prairie Swine Centre)之專任研究員,領導該中心的豬隻行為與福利研究團隊。她並在加拿大薩克齊萬大學(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動物科學系擔任兼任教授,同時是西加拿大獸醫學院(WCVM)豬隻福利研究團隊的一員。
研究領域橫跨應用動物行為學、動物福利科學與社會科學,曾擔任國際非營利組織的動物福利顧問,並在歐洲與北美多家研究機構從事科研工作。聚焦於終止仔豬處置手術,為各類豬隻提供更良好的飼養與社會化環境。
周博士也涉獵人與動物福利(One Welfare)、運輸與屠宰階段的福利問題、以及農場內的安樂死研究。目前與美國、歐洲與台灣的多個研究單位合作,從研究中證明動物福利有潛力可以為相關從業者帶來好處與利潤,並由此為全球豬隻福利改善做出貢獻。

 

 

 

 

 

 

羅玲玲副教授
美國伊利諾大學數量遺傳學博士,任中國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國興集團專業顧問、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動物福利標章豬隻動物福利顧問,國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退休副教授、前動物科學系系主任。
專研於動物育種、家畜生產管理及畜產經營等領域。長期致力於「動物福利」之推行,更推出「養豬人的動物福利秘笈」,宣揚友善飼養系統對豬隻生長環境之重要性。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農業部畜產試驗所
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

 

活動洽詢專線:02-22369735-6
[email protected]
彭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