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國際連鎖速食業.蛋雞動物福利評比】肯德基、漢堡王、SUBWAY 善待母雞 宣佈停用籠飼蛋 麥當勞、摩斯漢堡 雙雙墊底
2021.10.22更新 【回應】為什麼企業制定具體「非籠飼雞蛋採購政策」如此重要?
2021.10.19新聞稿
肯德基、漢堡王、SUBWAY 善待母雞 宣佈停用籠飼蛋
麥當勞、摩斯漢堡 慘輸同業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針對五大國際連鎖速食業,遊說、評比制定「非籠飼雞蛋」採購政策,善待產蛋母雞,結果出爐──肯德基、漢堡王、SUBWAY領先麥當勞與摩斯漢堡,制定「非籠飼雞蛋」採購政策與期程!SUBWAY將在2025年全面使用非籠飼雞蛋,肯德基、漢堡王則於2030年前全面使用,並盡可能提早落實。而營收與店數規模最高的麥當勞與摩斯漢堡,口口聲聲宣稱在乎「企業社會責任」、食材來源與消費者健康,卻漠視上千萬產蛋母雞的痛苦,至今仍採用虐待蛋雞的籠飼雞蛋,不願提出符合飲食倫理的採購政策,漠視全球動物福利趨勢與台灣消費者的期待。
SUBWAY、漢堡王、肯德基 承諾善待母雞
麥當勞、摩斯 拿不出任何轉型規劃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多年來致力改善各式動物處境,積極與速食業進行遊說與溝通,希望企業能重視善待經濟動物的食材。今年更發起「和母雞一起飛」倡議行動,針對五大國際連鎖速食業「是否制訂非籠飼雞蛋採購政策(50%)」、「台灣落實的期程是否與國際多數門市同步(30%)」、「非籠飼雞蛋使用現況(20%)」三大項目進行評比,研究會發言人寸舫筑表示,評分結果為──
排名第一為SUBWAY,2019年就宣布承諾,落實期程也大幅領先同業,將於2025全面停用籠飼雞蛋;漢堡王、肯德基則並列第二,雖然時程晚於國際多數門市,但仍明確公布將在2030年前全面使用非籠飼雞蛋。三家品牌在台門市總數達366家,占全台速食業約29%。反觀最強調「企業社會責任」與「重視食材」的麥當勞與摩斯漢堡,門市總數達692家,佔55%,至今卻不願提出任何善待動物的政策與轉型規劃,麥當勞每年都在「持續評估」,摩斯原本積極引進非籠飼雞蛋最後卻不進反退。
寸舫筑表示,研究會倡議解放格子籠蛋雞逾十年,致力與企業、蛋農三方合作,期能帶動產業轉型,落實對經濟動物的善待與尊重。速食業龍頭麥當勞是研究會多年來不斷遊說、期待攜手合作的對象,但十分遺憾,麥當勞連續六年都在跳針,每年都以「持續評估」為由,即便台灣非籠飼雞蛋產量逐年上升,其他餐飲業皆相繼落實採購政策,麥當勞仍不斷迴避,成為虐待產蛋母雞第一名。
而摩斯漢堡則從領先同業到後來不進反退。2015~2018年摩斯漢堡使用非籠飼雞蛋不斷成長,更在其CSR報告書中大篇幅支持蛋雞動物福利,但從2019年開始卻明顯退步,2020年使用量甚至不到2017年的一半(附件一),與產業局勢的發展背道而馳,令人感到遺憾。
五大國際連鎖速食業 蛋雞動物福利評比結果
|
SUBWAY |
漢堡王 |
KFC |
摩斯 |
麥當勞 |
是否制訂非籠飼雞蛋採購政策(50%) |
50 |
50 |
50 |
0 |
0 |
台灣落實的期程是否與國際多數門市同步(30%) |
30 |
10 |
10 |
0 |
0 |
非籠飼雞蛋使用現況(20%) |
0 |
0 |
0 |
10 |
0 |
評比結果 |
第一名 80分 |
第二名 60分 |
第二名 60分 |
第四名 10分 |
第五名 0分 |
台灣人愛吃速食,業者每月進帳上億
企業荷包滿滿,卻不願善待動物、重視飲食倫理
今年疫情重創餐飲業,但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西式速食的營業額卻逆勢成長,業者荷包滿滿!台灣速食業光是信用卡消費每月就進帳三億,其中麥當勞更估計超過同業至少三倍。不只營收最多,麥當勞和摩斯也是店數最多、占比最高的速食品牌,在蛋雞動物福利上卻落後同業,與其市場地位和品牌精神相差甚遠。尤其麥當勞在63個國際市場都已明確宣布善待蛋雞的「非籠飼雞蛋」採購政策,但台灣麥當勞卻漠視籠飼蛋雞的生存處境,更是明顯歧視台灣消費者。
研究會呼籲:重視經濟動物福利、人與動物健康一體,關乎全球人畜共通疾病的控制、飲食安全與人類生存永續!評比排行前三名的SUBWAY、漢堡王、肯德基,雖已有政策,但至今都還未開始採用非籠飼雞蛋,希望三家品牌可以加緊腳步,透過企業力量翻轉台灣4300萬隻母雞的悲慘處境,帶動台灣蛋雞產業轉型。
■ 籠飼雞蛋:包含「格子籠」、「豐富籠」。台灣每年約飼養4,200萬隻蛋雞,其中85%的母雞都以「格子籠」飼養。格子籠空間僅約一張A4大小,2~4隻雞被關在極度狹窄的籠裡,無法展現任何自然行為,終生於籠內互相踩踏,痛苦產蛋。而「豐富籠」宣稱有動物福利,但實際上只是把籠子放大一點,有許多科學研究指出,母雞仍無法滿足沙浴探索、就巢產蛋、棲息高處等需求,歐盟等國已陸續宣布「全面廢籠」。
■ 非籠飼雞蛋:不被終生囚禁,能展現自然行為的母雞,不僅可減少各類抗生素及動物用藥使用,雞隻自體免疫的健康,更影響雞蛋的品質! 非籠飼雞蛋包含──
「放牧」:除室內房舍外,還提供蛋雞戶外活動空間,室內有棲架、墊料、產蛋箱,蛋雞可自行築巢、可砂浴、覓食、抓扒。
「平飼」:於室內放養蛋雞,無戶外空間,室內有棲架、有墊料、產蛋箱。「放牧」與「平飼」的飼養方式皆能保障蛋雞的基本動物福利。
- 新聞聯絡人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研究員 寸舫筑
02-22369735/0923177193
- 相關媒體資料請至雲端媒體包下載
附件一:五大速食業蛋雞動物福利評比-相關資訊綜合比較(PDF檔案)
|
麥當勞 |
摩斯 |
KFC |
SUBWAY |
漢堡王 |
企業社會責任(CSR)表現 |
官網設置「企業永續」頁面,強調其在乎永續、食安、資訊透明等,且獎項無數。 無CSR報告書,並從未正式於官網上提及「動物福利」 |
有完整且獨立的網站「永續摩斯」,每年皆有CSR告書,並不斷提及支持動物福利雞蛋與理念。 設有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強調其在乎CSR且獎項無數。 |
官網設置「企業社會責任」頁面。 |
無特別表現。 |
無特別表現。 |
店數規模 |
398間 占比32% 年營收250億 |
294間 占比23% 年營收50億 |
177間 占比14% |
126間 占比10% |
63間 占比5% |
蛋雞動物福利政策 |
無 |
無 |
2030前全面轉型非籠飼雞蛋 |
2025前全面轉型非籠飼雞蛋 |
2030前全面轉型非籠飼雞蛋 |
總部政策與國際進度 |
已轉型:歐洲、澳洲、紐西蘭 2025:美國、加拿大、拉丁美洲、南非、韓國 |
已轉型:澳洲 |
已轉型:西歐、巴西 2026:美國等多數門市 2030:全球門市
|
已轉型:歐洲、澳洲、紐西蘭 2025:巴西、拉丁美洲、北美洲、亞洲區(包含台灣)
|
已轉型:奧地利、捷克、德國、匈牙利、荷蘭、波蘭、英國、紐西蘭、澳洲、比利時 2025:拉丁美洲、北美洲 2027:泰國、印尼 2030:全球門市 |
非籠飼雞蛋使用情形 |
從未使用 |
2015-2018年逐年增加至一年使用264萬顆(24)%,2019年開始下降,2020年僅剩113萬顆,且可能包含籠飼雞蛋。 |
尚未使用 |
尚未使用 |
尚未使用 |
近年遊說過程與回應 |
● 2015年研究會曾向高層遊說,麥當勞表示台灣民眾對動物福利關注度不高,未來如果供應面有提昇,會順應情形勢調整 ● 同年,本會發起公開行動,要求台灣麥當勞跟上總部政策,麥當勞持續跳針回應「公司重視動物福利,但台灣市場供應量不足,持續評估」 ● 2017本會再次行動,依舊回應「重視動物福利,會持續評估」 ● 2021本會再度行動,麥當勞依舊回應「已持續逐步導入符合政府認可飼養方式,生產動物福利雞蛋並使用於餐點中,持續評估及調整採用方式」 |
● 2015接觸,表達願意轉型,本會協助摩斯主管及採購參訪非籠飼蛋雞場 |
● 2015接觸,無回應 |
● 2019即宣布台灣使用非籠飼雞蛋政策 |
● 2020本會發起行動,漢堡王回應「已積極與國內相關供應商進行洽談與規劃,目前正加緊腳步加速進行中」 |
2021.10.22【回應】
為什麼企業制定具體「非籠飼雞蛋採購政策」如此重要?
本會公布五大速食業蛋雞動物福利評比後,感謝許多關心的朋友,對於評比的配分,提出了以下三大疑慮:
- 為什麼企業「非籠飼雞蛋使用現況」只占比20%,而「是否制訂非籠飼雞蛋採購政策」卻占比50%,配分最重?
- 摩斯漢堡已經有在用「非籠飼雞蛋」,為何排名卻墊底?
- 有提出「非籠飼雞蛋採購政策」的業者排在前三名,但可能只是在「發誓」(嘴巴說說)而已?
本會說明如下:
企業制定「非籠飼雞蛋採購政策」的重要。(評比配分50%)
每個人的消費選擇,每個企業的採購政策,都會對無數生命、環境造成影響。
製造動物的緊迫和痛苦,就是在製造許多食品安全、人畜共通疾病與環境惡化問題的問題。台灣每年在養4300萬隻產蛋母雞,至今仍有超過八成的母雞,終生被關在慘無人道的格子籠裡,被迫痛苦產蛋。每個人的消費選擇,都可以協助解放母雞,減少食安、疫病與環境惡化的風險。
而相對於個人和小型店家,企業的用蛋量大,能夠促進產業轉型的力量就更大。只要企業願意制定友善的採購政策,就能鼓勵蛋農轉型友善生產──有需求就有供給。
企業透過具體政策、願景,納為營運目標,引領產業優化、升級,對整個社會產生好的影響力,就是在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同時,也能讓消費者開始更有動物福利意識,並以實際消費選擇影響更多企業。
舉例來說,美國從2015年開始,陸續已有上百家公司公布承諾,不僅開始加速產業轉型,也促使美國各州陸續公布法令禁止格子籠。美國農業部就預估,2010年美國非籠飼雞蛋的占比僅有5%,2025年將達到70%以上(美國多數企業的非籠飼雞蛋政策期程皆為2025)。也就是說,當各公司落實承諾後,美國70%以上的蛋雞都將從殘忍的「格子籠」中被解放,改為尊重動物天性的非籠飼養系統,完全翻轉目前雞蛋產業的結構 。
再以美國麥當勞為例,其在2015年宣布將逐步改用非籠飼雞蛋時,全美的非籠飼雞蛋產量並不足以完全供應。幾年後,光以麥當勞一年在美國採購超過7億顆雞蛋的數量,就足以讓籠飼和非籠飼的雞蛋價差減半!
目前全球至少有2000家以上的中大型企業,都制定了「非籠飼雞蛋採購政策」,包括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雀巢、百事、卡夫亨氏等,都致力在全球供應鏈中,落實友善動物與消費者。
摩斯漢堡目前已有在使用非籠飼雞蛋,排名卻墊底?
摩斯漢堡的確已經有在使用少量非籠飼雞蛋,在公司的文宣資料中,也一再強調重視動物福利。但其使用量卻是不斷下滑,不進反退,與產業趨勢、轉型量能背道而馳。
無論在台灣還是國外,都曾有企業宣稱已開始使用非籠飼雞蛋,「營造」自己在乎動物福利的形象,卻繼續使用高比例籠飼雞蛋,彷彿只是「宣傳」。因此在本會的三項評比裡,只拿到十分。
我們非常希望摩斯能提出具體的政策以回應社會大眾的期待,同時願意盡全力協助摩斯漢堡迎頭趕上。
企業公布政策,會不會也只是「發誓」作秀而已?
愛惜羽毛、重視社會企業責任(CSR)的企業,一旦公布採購政策,通常都會努力落實。以台灣IKEA為例,2020宣佈政策前也完全沒有使用非籠飼雞蛋,但因為企業有「2021年底前全面使用非籠飼雞蛋」的政策與目標,目前已經達標。
任何大小企業有採購非籠飼雞蛋的需求時,本會多年來都努力、無償協助媒合與非籠飼蛋農的合作。我們更會持續協助已有政策的企業落實承諾。家樂福四大政策承諾的一一落實,就是最好的例子。
再次呼籲企業落實社會責任
2019年底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世界不得不重新省思人類對待動物的方式,以預防更多人畜共通疾病的爆發。
人類要走向真正永續的未來,重視動物處境,提升動物福利已經是不容忽視的課題。這也是企業在採購、使用、銷售畜禽產品創造利潤的同時,需要對社會和動物、環境承擔的社會責任。
即使放低標準,就算消費者只要求企業做到食安把關,危害母雞與人類健康的格子籠雞蛋也應盡速淘汰。
近年來台灣雞蛋不斷被驗出芬普尼、乃卡巴精、馬杜拉黴素……等藥物殘留,在末端的抽驗又比例不到百萬分之一的狀況下,不在乎母雞身心健康的籠飼雞蛋,怎麼可能吃得安心與心安呢?
改善經濟動物處境一直都是難走的路,我們很高興這條路上,有越來越多朋友在關注,希望動物處境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