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政府應積極推動「友善畜牧水產」與國際接軌 立委陳亭妃要求農委會成立專案小組、三個月內提出法規盤整及建議方案

2021.04.13    分享至: facebook line line

20210413_6.jpg

 

近三十年來,重視農場與水生動物福利的友善畜禽水產漸受國際社會重視,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並與全球動物福利科學家合作,制定各項經濟動物福利規範,呼籲各國政府重視經濟動物福利,制定相關法規與政策。

然而台灣政府面對此議題卻始終消極以對,無數投入「友善生產系統」的農漁民,積極提升動物福利,重視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卻需與「慣行飼養系統」在法規上一體適用,導致想更改畜禽舍困難重重,成本增加、銷售資訊不對等,進而影響銷售與轉型意願,難以達到讓台灣畜禽水產逐步轉型的願景。

立委陳亭妃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於4月8日共同召開「催生友善畜牧、水產養殖專法度座談會」,邀集產業、專家學者及官方代表等,就推動友善飼養在制度上面臨的困境,進行多項相關議題交流討論。

 

推動友善畜牧政策流於空談,法規政策一點都不友善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開場引言時強調:動物福利是道德,也是經濟。促進動物健康,可減少動物死亡、動物用藥,也可減少疾病風險和促進食品安全。農民降低飼養密度,養的少、賣得好、消費者吃得健康,才能有良好的永續循環。

 

然而台灣投入友善畜禽水產生產系統的農民,為了提升「動物福利」卻需面對各種用來約束慣行農法的生產規範,導致台灣畜禽水產友善轉型之路困難重重。朱執行長提出二項修法建議:

1.於《有機農業促進法》增訂「友善環境農業」專節,涵蓋友善畜禽水產
2.制定友善畜禽水產專法。

 

長期輔導酪農的台大動科系徐濟泰教授指出: 發展友善畜產光靠民間力量不夠,需要政府主動帶頭投入,目前國際各國多由政府訂定相關專法以利產業依循,台灣畜牧業需要具願景的政策,支持制定友善畜禽水產專法。

 

當日出席的不論學者或農民都表示,現行畜牧場申請、畜牧設施法規,以及縣市畜牧場設置自治條例的規定,都是針對高密度、高污染的慣行畜產所訂定,這些規定不但無助農民轉型為低密度、更具生態循環的友善飼養系統,甚致導致轉型困難。長期以平飼系統飼養蛋雞的農民就表示,每年台灣有機農業都必須進口大量有機肥料,但是平飼系統的雞糞墊料透過一年長期的風化早已沙化為優質有機肥料,和傳統格子籠的生雞糞完全不同,卻被要求一樣的處理方式,非常不利台灣發展循環農業。

 

另以酪農業來說,有許多全自動設備可提升乳牛動物福利,同時又能降低畜牧場廢棄物數量(如掃地機器人),卻因環保法規未跟上友善畜牧的發展,導致農民仍須多做其他不必要的設備以符合現有法規。農民採購自動化設備、融資已不易,現況無異是在打壓願意投入友善畜牧的業者。

 

 

20210413_7.jpg

 

民間努力推動友善畜牧,但生產資訊揭露卻不對等
不利友善畜禽水產銷售
 

協助輔導友善蛋雞飼養的中興大學陳志峰教授表示,國內蛋雞友善飼養比例短時間從3%提昇到9%,代表台灣消費者對友善畜禽產品的認識與支持逐年增高,消費行為已接軌全球支持動物福利的趨勢。

 

但現行在食安法的包裝標示上,卻未符合平等原則,只要求友善生產系統的蛋品需標示生產系統,大量的傳統籠飼蛋不但不用標示生產系統,還可遊走在模糊地帶,透過包裝誤導消費者。

 

現場多位友善蛋農無不強烈向陳委員及農委會畜牧處提出不滿,農民投入高成本與心血用平飼、放牧飼養的雞蛋,但在市場上卻與格子籠蛋不易區隔,質疑政府到底是在幫友善畜牧,還是為傳統籠飼開方便之門?雞蛋標示原則不對等,非常有失公平。

 

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強調,政府制定友善飼養法規非常重要,尤其目前水產品的友善飼養並無相關規範,也無法據此稽核,導致任何一家業者都可宣稱自己是友善養殖,如果要幫助養殖和國際接軌,漁業署應該要把法規訂出來,比如密度、如何飼養才叫作友善養殖,好讓產業有所依循。

 

「動物福利」是全球趨勢
台灣畜產業須接軌國際才有競爭力

「食品安全」與「動物福利」息息相關,各大跨國企業皆逐步訂定「動物福利政策」要求供應鏈配合,台灣畜產業不應再固步自封。

通路業家樂福企業社會責任暨溝通總監蘇小真表示,「動物福利」對台灣的消費者及產業十分重要,因與食安息息相關,許多跨國型企業都將動物福利作為採購標準,尤其是歐商。然而歐商和國際連鎖酒店卻經常在國內找不到符合動物福利標準的畜禽水產品,可見台灣仍沒有與國際接軌、轉型友善的決心。

台灣大型豬肉品牌嘉一香董事長陳國訓也指出,嘉一香很早就開始逐步提昇動物福利,在全球化經濟的時代,台灣必須符合國際標準才有競爭力,目前嘉一香在中國設置的養豬場也採用符合動物福利的飼養方式,有許多歐、亞、泰國官員來參訪。

已轉型友善飼養豬隻的三久牧場洪董事長亦回應,台灣養豬業育成率低,豬場疾病無法清除,現在是養得多死得多,農民不見得能賺到錢;大家應該重視動物福利,改為養得少、賣得多,動物農民皆獲利。

 

 

農委會:動物福利和永續農業方向一致
立委要求農委會一個月內成立專案小組討論平台,積極協助產業

 

農委會畜牧處江文全副處長回應在場產業及學者:友善畜禽生產是政府的方向,現有慣行的農法勢必要逐步開始轉型,不管是訂定專法或修法,農委會都支持。漁業署養殖組陳文深副組長也表示,漁業署會開始重視水產養殖動福利。

 

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黃之暘副教授補充,水產是透過水體來培育生物,水產生物具有多樣性、棲息、飼養方式各有差異,所以比畜產來的複雜,應分開考量討論。

 

陳亭妃委員回應農委會官員,畜牧產業轉型的確需要時間,但動物福利是未來趨勢,需要現在就開始積極佈署。經多方交流討論,會議最後作出以下決議:

  1. 農委會成立「友善畜牧、水產養殖法規研討」專案小組
  2. 專案小組須於一個月內(2021年5月7日前)成立平台;三個月內(2021年7月7日前)提出「立專法、修法、管理辦法修正」等促進動福利之法規立法或修正。
  3. 平台應納入民間代表。
  4. 農委會畜牧處、漁業署應於成立平台前,先行盤點畜牧、水產養殖相關法規目前不足或有衝突之處,如可列出「應立專法」、「修法可處理」、「已有相關規定,執行面需加強」等不同處理方式之建議。
  5. 因畜牧、水產養殖之動物福利本質上之差異,必要時可由農委會決定是否分為兩平台分流討論。

 

20210413_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