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瘦肉精美豬、台豬「活體拍賣」、溫體肉,全都不利 動物福利 疫情防治 食品安全!

2020.09.03    分享至: facebook line line

 

20200903_3.jpg


政府上周末宣布將開放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為了安撫豬農、民意,強調將以國產「溫體豬肉」與進口「冷凍肉」做市場區隔,並喊出編列100億養豬產業基金及將全面強制標示豬肉產地。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四點聲明與訴求:

一、
瘦肉精危害動物亦不利己。堅持反對立場!

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表示: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是一種乙型腎上腺促動劑,會刺激全身交感神經,畜牧業用在飼料添加上,目的就是要促進動物生長、增加瘦肉率。萊克多巴胺影響中樞神經、心血管疾病… 多種健康風險,全世界有160 多個國家禁用 ,包括歐盟、中國、俄羅斯等。估計全世界飼養的豬隻約有70%禁用萊克多巴胺[1]


一份由美國農業部(USDA)贊助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研究顯示[2],餵食瘦肉精的肉豬,大腦化學作用會產生變化,攻擊性增加,更容易去咬、追逐同伴。另一項大型研究測量大腦反應,研究人員發現餵食瘦肉精的豬隻前額葉皮質,以及主掌情緒的大腦區受到很多影響,即使在幾周過後,仍可觀察到這些變化。其他研究分別針對女豬[3]、母豬、去勢公豬[4]等進行行為觀察,也都指出餵食萊克多巴胺會使豬隻更加好鬥、增加在農場內打架的情況。


另一份研究[5]顯示豬隻食用萊克多巴胺後,心跳會加快,活動力也會增加,這使得驅趕更困難,動物也更容易受傷。美國FDA2006年就已經警告:萊克多巴胺可能增加豬隻在驅趕過程中受傷及肌肉無力的數量。此外,對動物生理的負面影響還包括使骨骼脆弱。解剖豬隻屠體發現,高劑量的萊克多巴胺會降低骨骼總重量[6]、磷等礦物質濃度,使骨骼變得脆弱[7]

豬隻驅趕困難/版權:Animal Outlook

 

豬隻活動力過甚/版權:Animal Outlook

 

餵牛吃萊克多巴胺的研究,則顯示牛會更容易受到驚嚇,運輸途中會呈現更多不安的行為,心跳會更快。檢視屠宰場的牛隻發現,餵食瘦肉精的牛其足部、蹄部病變比例更高。

 

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的報告指出[8],萊克多巴胺會造成人的不安。吃了萊克多巴胺的豬隻攻擊行為會增加,很可能人吃了萊克多巴胺殘留的豬肉後,其不安與攻擊行為也會增加。可以說,瘦肉精對動物跟人都非常不利。

 

陳玉敏強調:雖然台灣國際處境艱困,但政府還是應該以民意基礎努力與美國協商。以歐盟來說,歐盟禁止含瘦肉精、荷爾蒙的美國牛肉進口,就是透過WTO爭議處理機制協商,最後歐盟同意開放美國未含瘦肉精、荷爾蒙的牛肉進口,並擴大美國牛肉進入歐盟的總量且免關稅。此外中國堅持拒絕美國含瘦肉精豬肉進口,更迫使美國三大豬肉商Smithfield、JBS USA及Tyson先後於2013、2018及2019宣布全面禁用萊克多巴胺。

 

在疫情環伺、食品安全與人類健康風險不斷增加的當代世界,人類不應再漠視大規模飼養的經濟動物處境與福利,因為所有危害動物的事,都不利於人類自己。

 

 

二、
政策與產業落伍不長進。
政府至今無法解決台灣「活體拍賣」制度對豬造成的「不必要傷害與折磨」,多年來只會喊要用「備受折磨、不利疫情控制與食品安全」的台灣溫體豬肉抵抗「美豬」?


台灣現行豬肉生產仍維持十分糟糕的「豬隻活體拍賣」制度。當先進國家都因疫情控制、動物福利食品安全問題,而採取「在地屠宰」、「屠體評級」制度時,台灣卻還有高達八成五的豬隻是以殘忍落後的「活體拍賣」生產交易。

豬在離開牧場後,會先運送到各縣市肉品市場,經歷一連折磨:
 

  •  運輸 
    由於養豬縣市主要集中在中南部,但消費地以人口密集的都市為大宗,且北部及都會區的拍賣、成交價格往往較高,部分承銷人還會跨縣市購買豬隻,再運往他地屠宰。有些豬甚至會繞過半個台灣被送到東部拍賣,形成豬隻在高速公路上被「交互運輸」的現象。

    豬要被運輸前,為避免車程導致牠們嘔吐,會先被禁食。車程特別長者,為了及時送達及避開車潮,運豬業者會在前一天晚上便將豬運達肉品市場,造成豬隻可能長達24小時都無法進食。

    運豬車通常只有欄杆區隔,沒有其他遮蔽。冬天低溫寒冷、夏天酷熱。運輸過程中豬隻可能遭遇中暑、骨折、嘔吐、緊迫…等問題,甚至暴斃死亡;運輸時來自不同群體的豬隻混欄,也會造成豬隻打鬥受傷。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6,600-21,000頭豬因「運輸」死亡,包括在運輸期間暴斃、緊迫死亡,以及過度緊迫必須緊急屠宰等情形。
     
    20200903_2.jpg
    不經運輸過程折磨,豬隻暴斃死亡。
    20200903.jpg
    運豬車。

 

  •  驅趕  繫留 
    豬被運抵肉品市場後,往往緊迫且疲憊不堪,但仍得接續面臨充滿暴力的不當驅趕與分欄繫留。根據研究會調查,各地肉品市場驅趕豬隻的工具,仍然以電擊棒和有尖刺的棍棒為主。驅趕過程中,豬因恐懼、疼痛而堆擠在一起,哀嚎聲此起彼落,等到好不容易進入「繫留欄」,又把互不相識的豬隻混欄,導致動物因陌生恐懼而打鬥。不當的繫留欄設計,更讓豬無法獲得充足乾淨的飲水,常見豬只能舔食地上的髒水解渴。

    「人道運輸、驅趕」已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要求各國必須制定的準則。人道驅趕原則包括:不使用具傷害性的工具,不可戳刺動物眼部、肛門與陰部,以免造成動物受傷。

 

 

  •  拍賣 
    「全程充滿虐待緊迫,豬不斷遭受電擊與棒打戳刺」

    所謂「活體拍賣」,就是每隻豬都必須像走秀般進入拍賣走道,從不同欄舍內被趕入後,供滿場的承銷人競標。豬和人一樣,會對未知事物恐懼,因此牠們會小心謹慎的探看環境才敢往前,但為加速拍賣流程,工作人員會拿起電擊棒或有尖刺的棒子電擊豬隻,逼迫牠們向前。

    為了讓承銷人看見豬的體態以便決價,豬走到一半會突然有一道道閘門關閉、擋住豬的去路,豬常因此受驚嚇而止步或後退,有時會和後方的豬擠在一起甚至堆疊。

    豬的鼻子是非常敏感的部位,用以拱土,或找尋嫩芽、松露等喜好的食物,拍賣驅趕過程使得豬鼻子常常撞擊突然關閉的閘門,讓牠們痛到哀嚎。當承銷人決價完畢,閘門再度開啟,豬由於受驚嚇不願再往前走,工作人員便再度施以電擊或戳刺「加強驅趕」,這使得豬隻遍體鱗傷。許多豬因此緊迫、受傷或骨折,重者休克或死亡。

    此外,為標記購買者而使用的「刺印」,更是將由數十根長約1公分的金屬尖刺組成的標記,毫無麻醉地直接打入豬背,用以標記誰是這隻豬的買主。這些虐待與折磨,不僅增加豬隻損耗率,更影響豬肉品質與安全。



             豬隻因過度緊迫癱軟,嚴重時甚至需要緊急人道屠宰。
     
    20200903_5.jpg
    經「活體拍賣」的一連串折磨後,豬隻嚴重受傷流血。有些甚至緊迫癱軟、暴斃死亡。

 

三、
「溫體肉」比馬桶還髒?國人務必打破「溫體肉較好」的迷思,協助台灣肉豬生產與運銷系統邁向現代化。

台灣肉豬交易方式至今仍停留在活體拍賣,可以說「溫體肉」迷思是重要原因之一。每天下午約莫三、四點,各地肉品市場會完成「活體拍賣」,然後豬會再度被趕回繫留欄內,晚上11點至凌晨1-4點豬被屠宰完畢後,屠體就在全程沒有經包裝或冷藏、冷凍,只以發財車堆疊或吊掛運載,常常連車旁的帆布都沒有拉下,就這樣一路冒著遭受汙染的風險送到各地傳統市場豬肉攤位。

從凌晨屠宰到清晨送到各地市場攤位上,到消費者約莫在早上到中午間買回家放入冰箱,中間歷經數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肉品(豬隻屍體)就暴露在常溫下,在台灣高溫多濕的氣候裡,肉品完全成了細菌滋生的溫床。以常識判斷:人死了要冰,豬死了為什麼不用冰?這樣的肉品完全不利細菌控制,政府卻還試圖哄騙大眾「溫體肉比較好」!
 

20200903_4.jpg


溫度是影響肉品保存最重要的因子,肉品上的細菌種類繁多,而其中只有10%可以在冷溫環境下存活,肉品若沒有妥善包裝與保存,將在短時間內腐壞。而溫體豬肉正是既無溫度控制,又無妥善包裝的肉品。

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王淑音教授曾指出,長時間未冷藏/冷凍的溫體肉,生菌數高達 7 log CFU/cm2,比馬桶生菌數(>4 log CFU/cm2)還多,相較於冷藏肉只有不到2 log CFUcm2,顯見溫體肉不如消費者想像的「新鮮、衛生」,甚至更比馬桶還髒!

此外,溫體肉在屠宰時雖會經過抽驗,然而藥殘的檢驗報告需要約10小時才能出爐,就算是抽驗有問題的肉品,也可能已被消費者買回家並吃下肚。

2003年一份研究採集大型電宰場、小型電宰場、傳統市場肉攤、冷藏分切場、扛運屠體工人衣服、運送車輛欄杆、零售豬肉攤砧板之生菌數,結果發現傳統市場肉攤和零售豬肉攤砧板的生菌數明顯高於其他採樣地點,且沙門氏桿菌檢出率也最高[9]
 

20200903_1.jpg
溫體肉生菌數比馬桶還高。攝影/We Animals

 

 

 四、
負責任的政府,應讓畜牧產業「動物福利」、「疫情防治」、「食品安全」三贏。「瘦肉精美豬」、台豬「活體拍賣」、「溫體豬肉販售」都是嚴重影響豬隻動物福利、人類飲食安全與肉品品質的毒瘤,都無法讓民眾安心!
 

政府一再掛保證,會用強制標示豬肉產地方式,讓「美豬可以開放,但消費者可以不買」。動社質疑:只憑肉攤一張「台灣豬肉」標籤,如何保證肉攤上被分切、沒有包裝的一堆豬肉、肉臟及小吃店裡的肉品是台灣豬肉?還說要讓消費者可以「一眼辨識」?

2016年時任農委會副主委的陳吉仲在上任前受訪表示,加入TPP的配套措施將是「調整國內行之有年的活豬拍賣制度,改以在地屠宰、加工、屠體評鑑等,並結合綠能,末端則採全透明產地標示,從超商內的包裝豬肉,一路標到團膳、餐廳的散裝品,消費者自由選擇,讓美豬『開放但進不來』」[10] 。由此可知,政府早有「溫體肉無法抵擋進口豬肉」的認知,唯有透過產業的提升、消費者的自覺,纔能讓台灣養豬產業永續發展,但這次卻見行政院搬弄「溫體肉」來欺騙社會大眾。

 

 

研究會要求:
一、政府應積極提出改革台灣肉豬活體拍賣制度,建立屠體評級、冷鏈販售運銷系統等生產現代化的具體作為與時程表。

二、動物福利與食品安全、產業永續息息相關。瘦肉精影響動物福利,也給消費者帶來健康風險,政府不應該開放含有瘦肉精的肉品進口。

 

 

  • 新聞聯絡人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 陳玉敏
    0910 150 908 / 22369735

 

 

 

 

[2] (Poletto, R. et al 2010a.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88, 1184-1194 Poletto, R. et al 201ba.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88, 3107-3120

[3] Poletto et al 2011. Brain Res. 1381:11-20.

[4] Rocha et al 2013.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91, 3965-3977

[5] Marchant-Forde, J.N. et al 2003.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81, 416-422)

[6] He et al 1993. Can. J. Anim. Sci. 73:169-176.

[7] Lutz and Stahly. (2003). Swine Research Report.

[8] sites/east/files/content/upload/File/EDU/forum-20120329-1.pdf

[9] 江啟平,2003。電宰場、傳統市場與冷藏分切場之豬屠體表面生菌數及沙門氏桿菌污染調查。輔仁大學食品營養學系碩士論文。

[10]〈台灣農業如何因應TPP?新任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專訪〉,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2016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