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解放蛋雞!讓台灣有更多好蛋| 要求農委會制訂「動物福利雞蛋」生產政策及輔導轉型計畫

2014.04.16    分享至: facebook line line

蛋雞生產系統與動物福利條件一覽表

◎ 改編張惠妹「我要快樂」歌詞,為雞發聲!

面對各種形式的不當對待與壓迫,人們吶喊爭取正義與自由!而人類社會裡,無數對動物更大規模、更制度化的不當對待與壓迫,同樣需要人們的省思與重視!

一群來自中原大學,關心受壓迫動物的學生,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成員16日上午身著雞裝前往農委會,為每年約3千多萬隻被終身囚禁在「格子籠」中,被剝奪一切天性與自然行為的產蛋母雞陳情。要求政府制訂「動物福利雞蛋」生產政策及輔導農民轉型計畫,讓台灣能跟上國際日益重視的「動物福利」潮流,減少產蛋母雞所遭受的不當對待與壓迫,協助蛋農生產有利環境永續和食品安全的雞蛋,更避免蛋價受制於少數蛋商的操控!

現場參與陳情的學生,舉著「解放蛋雞—支持動物福利雞蛋」、「19世紀解放黑奴,21世紀解放蛋雞」、「牠是生命,不是產蛋機器」...的標語,幾位同學扮演終身被囚禁在格子籠中的產蛋母雞,與在籠外的自由放牧雞大聲合唱改編自張惠妹的歌—「我要快樂」—為雞發聲!出席支持行動的立委田秋堇邀請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至現場「解放格子籠蛋雞」,以具體措施逐年提高台灣「動物福利雞蛋」比例,讓消費者可以便利選擇善待動物與環境的畜產品。

關心受壓迫動物的學生與本會成員,身著雞裝前往農委會,為每年約3千多萬隻被終身囚禁在「格子籠」中,被剝奪一切天性與自然行為的產蛋母雞陳情。 學生們高喊「解放蛋雞」,呼籲農委會以具體措施逐年提高台灣「動物福利雞蛋」比例。
同學扮演終身被囚禁在格子籠中的產蛋母雞。 立法委員田秋堇出席陳情活動。農委會畜牧處朱慶誠副處長出面接受陳情表示,支持蛋農轉型加入友善生產系統,不支持、不補助新設格子籠飼養系統。

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表示:農委會推動農村再生,鼓勵青年回鄉發展永續農業及在地經濟的同時,家禽生產相關政策應同步改弦易章,除應禁止農民新設格子籠設施、停止政策支持或補助格子籠養系統外,更可提供低利或創業貸款,支持小農轉型投入動物福利雞蛋生產!

此外,農委會更應明確訂定友善蛋雞飼養逐年提高的比例。透過技術輔導、廢籠補貼、農民貸款等具體措施,鼓勵現有蛋農轉型加入「動物福利雞蛋」生產行列!

陳玉敏表示:歐盟於2000年制定廢除格子籠政策後,便開始積極研擬各項配套措施、輔導農民轉型,雖然期間也遭遇農民反彈、蛋價波動,但所有會員國仍體認—動物福利對動物健康和食品安全具決定性影響,因此在政府部門、產業團體及消費者的支持下,終於在2012年達成廢除格子籠的目標。澳洲、紐西蘭、美國與加拿大等國政府部門及產業團體,也都陸續開始立法或檢討如何逐步廢除格子籠。

台灣在各界的努力推動下,今(2014)年初農委會終於踏出重要的一小步,公布了「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與指南」,供有意轉型的農民參酌。但後續推廣政策與輔導轉型計畫並不明朗。目前全台屬於放牧、平飼、豐富籠等三種友善系統的蛋農僅有18家,只占全國蛋雞場1,716家的1%。換句話說,99%都還是格子籠業者!若以台灣每年生產66億顆雞蛋產量計算,只有約1億6千萬顆是來自放牧、平飼與豐富籠的母雞所生產,占總蛋量不到3%!

在自然環境下,雞每天通常以70%的時間在地面抓扒,並啄食植物、果實、小蟲等,還有沙粒,以利消化。 「自然放牧」(free range)飼養系統,除有室內禽舍讓雞產蛋、休息、躲避威脅外,更提供室外活動空間,讓雞可自由進出,到果園或農地覓食、洗砂浴、奔跑,滿足自然行為與需求。

格子籠蛋雞飼養系統,將產蛋母雞囚禁於窄小的籠中,雞連張開翅膀的空間都沒有。蛋雞無法正常休息、運動,許多自然行為如梳理羽毛、洗砂浴、築巢等都無法展現。由於籠內空間窄小,雞隻沒有閃躲空間,為避免牠們打鬥互啄導致傷亡損失,母雞的前喙從小就被剪除。而當產蛋率下降,人們更常採用強迫斷食的方法,不讓雞進食以加速代謝,讓母雞可以快速換羽,以延長產蛋周期。

密集籠養大幅提高蛋雞啄毛、啄肛、脫肛、骨頭斷裂、熱緊迫或窒息等機會與頻率。蛋雞缺乏運動也會造成脂肪肝及骨骼強度不良,雞容易生病、癱瘓、骨折或死亡!生產者為了預防雞群因緊迫而生病、產蛋率下降,往往必須投藥或在飼料中添加各類抗生素。母雞以不自然的方式飼養,要消費者如何相信其所產下的蛋健康無虞?不重視動物福利的生產方式,光靠政府在末端不成比例的檢驗來把關,根本無法杜絕食品安全危機!

籠飼蛋雞,將雞視為「產蛋機器」,漠視雞的動物福利需求,更引發食品安全及禽流感等疾病傳染問題。今(2012)年1月1日起,歐盟境內已禁用傳統格子籠飼養蛋雞。 格子籠蛋雞長期被迫站在鐵絲籠內,無法滿足其磨爪的需求,因此腳趾甲過長,且腳趾因為過度摩擦鐵絲而受傷,不僅造成痛苦,更增加病菌感染的風險。
母雞被密集飼養在格子籠內,終身只能從籠子空隙伸出脖子進食及產蛋。因為擔心活得十分痛苦、身心不健康的母雞生病,農場只好在飼料裡添加各種抗生素預防疾病發生。 「格子籠蛋雞」養殖系統-約莫A4紙張大小的窄小籠子裡,2~4隻雞被關在一起,吃喝拉撒都在籠裡。窄小的空間讓牠們互相踩踏,多數的雞一輩子不曾走踏到地面上,更無法張開翅膀梳理羽翼。

研究會強調:動物過的好不好,絕對影響畜產品質與健康!請消費者支持「動物福利雞蛋」,讓人與動物與環境創造多贏!此外,不論從人類健康風險、環境品質或產業永續的角度,農委會都應該積極調整蛋農生產、輔導政策,鼓勵蛋農轉型投入「雞蛋友善生產」系統。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