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公共政策論辯,別再淪為各說各話

2000.07.16    分享至: facebook line line

真要感謝公視的辛勞與付出,自7/14日起,每週五都將全程實況轉播「核四再評估委員會」的討論,讓我們得以坐在家裡分享公民社會民眾「知」的權利。

前天討論的主題是「核廢何去何從」,全程五個半小時,330分鐘,主席、委員和列席引言人的辛苦可想而知。個人衷心希望參與者的辛勞不會白費,不僅核四應否繼續興建能獲得真正的共識,類此「異議各方,共聚一堂,君子對話」的模式,也能樹立「全民」參與「公共政策」論辯的典範。

由於只是第五次的討論,每次的會議也並不必然要有結論或共識,不過在昨天的會議中,權威專家或學者各說各話,主席只管發言時間與次數的遊戲規則,卻未能整理異議各方、論點的落差,以及觀念或價值觀的分岐,導致最後悻悻然宣佈「今天沒有結論」,「請大家把結論用書面寫給我」的結果,也令人擔心「再評估」是否最終還是會淪為權威「各自表述」「權力最後決定」的下場,也就失去「公共」論辯重大政策的實質意義了。

個人以為,價值觀的差異才是新政府各項重大施政難以推行,或面臨挑戰卻無法克服的真正原因。而擁有權力或身為專業權威者,應該為提供「對話的空間」負責。

以昨天的討論為例,由於核廢料處理的昂貴以及充滿不可知的未來。當反核方致力提出核廢處理的困境時,擁核方似乎只能以「比較利益」的觀點辯駁較為有利。例如,燃煤同樣會釋放輻射性物質,而核電對企業較有利等。但這樣的辯駁隨後還是遭到質疑,因為燃煤輻射與核廢中的鍶、銫等物質比較,後者的毒性遠超前者不可以道理計。而且替代能源也並不只是燃煤,還有風能、太陽能等等。不過,替代能源的成本與電價又是另一個「比較利益」的問題。凡此種種,都不見主席加以處理,或表示須要更多資訊與討論來釐清,而不是不了了之。

對話沒有交集,互異的觀點沒有撞擊,當然就很難出現「創造性的智慧火花」。權威各自表述的結果,還有掉入「語言暴力」的危機。例如台綜院吳再益院長,只准自己發表對學弟為台電犧牲奉獻的無限哀思,卻二度夸夸其言說蘭嶼達悟人、或核電廠附近居民關心其土地與健康安危是 「 悲情主義」。而代表經建會主委陳博志出席的李高朝,更是以「經濟掛帥,其餘免談」的語氣,諷嘲反核人士,認為指出核廢處理困境是「二面刀法」,「假仁慈」,忘了即使是經濟學的專業對話,也可以有不同觀點的呈現。甚至中鋼王鐘瑜董事長想要了解且質疑下次會議引言人背景的發言,也引起張國龍教授「白色恐怖」的多心了!

個人以為,討論是一種文化,但要形成討論文化,唯有透過「討論」。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楊茂秀老師曾指出:要形成討論文化,必要有長一點的時間…,形成探索的團體,而這個團體中,只有程序的權威,沒有內容及態度的權威。在此我們可再加釐清,程序的權威,其實是一種透過成員共同付予或約定的權力,由一位主席或主持討論者控制。而所謂「話題」的創造則少不了「經驗」、「知識」等專業或「權威」的參與。事實上,對話不一定是用語言,對話可以是一種文字,可以是一種行動,對話也不一定溫柔,對話有可能會帶來衝突,不過,真正的對話,即使帶來衝突,也不會造成雙方的怨恨或累積怨恨,而表面上的溫柔,即使看起來溫和,由於並沒有反映真實,因此也就沒有真正對話!

總之,任何事件的發生,必有其脈絡,不在脈絡當中的人,如果要「評斷」事件,至少必需確定當事人能有「從容而且完整」的說明。權力者與權威者之所以是「負責」提供對話的責任承擔者,原因就在於,屬於「物質」範疇的「形式」或「程序」,以及有關「形式」或「程序」的訊息掌握在其手中。而在實務上,權力者與權威者就算不在議題的脈絡中,只要其不預設立場,仍有可能促成,甚或主持一個具有「解決問題可能性」的討論。而如果權力者與權威者不但不在脈絡中,甚至又還預設立場,那麼「對話」的可能性也就微乎其微了。

最後提出一點供主辦單位參考,由於每次討論耗時甚久,似可考慮設置「主席團」,分擔林信義部長的壓力與辛勞。

作者:釋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