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一國兩制,肉分兩等,外肉侵台,國肉盲鬥

2000.05.29    分享至: facebook line line

今年農曆年全國五十三個環保、婦女、動保、文教團體一起,分別在十個地區,同步召開記者會,公佈「台灣公立肉品市場調查報告」,揭開長久以來台灣民眾所吃的豬肉,其生產方式不符人道、環保及衛生的事實。

多數應允參加記者會的學者,都如期出席,聲援民間團體的訴求。

在台北,臨時趕來參加記者會的政府官員,例如:農委會動植物防局(以下簡稱防檢局)的宋華聰副局長,以及在其後接受記者訪問的農委會主委,都承認「現況的確很不好」。

雖然中央部會官員承認現況的確「不好」,但在第一線上工作的管理人員卻很難硬著頭皮接受自己涉嫌「有虧職守」的問題。不過,基本上,無論是肉品市場總經理的反駁也好,獸醫的反彈也好,或是地方官員的辯解也罷!通常都是承認現有(或自己管理)的屠宰場,其屠宰方式不人道──沒有用電擊。對於不衛生這一點,通常都極力予以否認,或是強調豬肉煮熟就沒有問題,而對於環保,更是不置可否。

顯然,就人道、衛生、環保這三個訴求而言,民眾最關心的應該是直接影響自身的食肉衛生問題,而農政官員或市場經營者最怕的也是這一點。換句話說,民眾怕買到的肉不衛生,而官員或市場經營者則怕民眾不買肉。因此,可以很殘酷的說:官商結構並不是在乎真正肉品生產衛不衛生,而是害怕所生產的豬肉,銷不出去。

這事倒不是特例,而是有理可循,二十多年前,L. P. Feldman就曾在其著作「消費者保護:問題與展望」中提到,政府在保護消費方面常犯的缺失(以美國為例):

第一:商務部和農業部的消費者保護角色,面臨不同對象的忠誠問題,即商務部和農業部原先的宗旨在保護商界賣主和農業生產的利益,維護消費者的利益是與其宗旨相衝突的,若期望商務部和農業部熱心地去追求消費者的利益,將增加其工作步驟的困擾(與成本)。

第五:……尤有進者,執行機構的人員在商界的強大遊說和壓力下,期再度獲得「任命」擔任該職或晉陞他職,常偏袒商界利益,至於消費者利益的保護,在執行人員的眼中,遂成為次要的問題。

同樣的道理用在台灣豬肉的產銷問題上,情況更為嚴重。因為,豬肉的生產和銷售都由一個主管機關──行政院農委會管轄。不但如此,在畜牧法通過前,農委會之下還是由畜牧處主管禽畜產品的生產、輔導處主管行銷,而衛生單位則主管肉品檢查。

為了「事權統一」,畜牧法於八十七年六月二十四日公告施行後,不但畜牧的產銷大權回歸畜牧處,肉品檢查的任務,也由衛生署移交農委會防檢局。

「事權統一」固然在理論上有利於行政效率的提昇,問題在於農政官員到底是要對誰「忠誠」?

表面上,政府「好像」很在乎肉品衛生,例如:在農委會所出版的「CAS優良食品專刊」中,就圖文並茂的指出:CAS優良冷藏(凍)生鮮肉品之特色,是「衛生安全有保障」:

「CAS 優良肉品從活畜(禽)飼養、屠宰、加工製造、產品保存和運輸等,每一項環節都需符合衛生安全的標準,另外配合執行單位不定期的抽查,使消費者能確保買得安心,吃得健康。」

「生鮮超市或是肉品專賣店所販賣的CAS 優良肉品,都是在合於政府規定的電宰場宰殺,除合乎人道精神外,最重要的是都經過政府指派之獸醫執行屠前屠後衛生檢查,將豬隻病變部位立即予以割除或廢棄,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更健康。」

還煞有介事的指導消費者──如何選購優良肉品

1. 選擇冷藏肉應注意觸感柔軟、肉色正常,有少許濕度,有保鮮膜封好:冷凍肉則應堅硬,包裝牢固密封,有明確標示,無乾燥泛白現象。

2. 選擇有CAS 優良食品標誌之產品,切忌買來路不明或標示不完全的肉品。

3. 選擇儲存在冷藏設備7℃以下或冷凍設備-18℃以下的肉品。

4. 注意販賣場所的衛生,包括陳列櫃、刀具、砧板、秤、包裝材料等。

5. 選擇肉品流通率高的商店。

問題是,官員所宣稱符合「 衛生、安全 」、「 品質優良 」的豬肉,到底有多少呢?在哪裡可以買到呢?以及更重要的是,就算買得到這些貼有CAS 標誌的產品,民眾是否就能相信它「名符其實」呢?

首先就數量而言,一方面是農委會官員在接受電台「 叩應」、訪問時表示,真正CAS的肉品,只有1/10左右。另一方面,在統計上也可以看出大致相同的比例。由於八十六年台灣發生豬隻口蹄疫,該年 三月二十日以後,外銷冷凍豬肉就已停產,多數外銷廠不是停工就是歇業。繼續或轉而內銷的冷凍或冷藏豬肉,其屠宰頭數在 八十七年只剩九十一萬五千七百三十五頭,佔該年總屠宰頭數九百八十萬頭的 1/10 不到。加上公立肉品市場屬於電宰的豬肉也是將近 100 萬頭,合起來共佔 20% 左右。而其它將近80% 的豬隻,則約有400萬頭,是在公立肉品市場的小線(即傳統手工屠宰)屠宰;另外300萬頭由散佈在各地的私宰場屠宰。

其次,就肉品檢查而言,根據衛生署的資料,八十六年各地方衛生局總共有七十六位獸醫師執行屠宰衛生檢查工作,一共檢查三百五十六萬三千八百零一隻豬,其中二千五百一十隻判定為廢棄,不得供食用。換句話說,淘汰率是大約一萬頭豬中有七頭豬是不可以供人類食用的。且當年全年屠宰量是一千一百四十萬隻,若先大方的扣除當年冷凍肉品工廠屠宰豬隻 三百零九萬九千五百一十九頭 ,再減去衛生單位派員「檢查」的量(假設非冷凍肉品廠屠宰的豬還有檢查),那麼還有四百七十三萬六千六百八十頭豬 ── 大都是在肉品市場內租用場地,或設在場外的私宰場所屠宰的豬隻,可以說都是「沒有」被檢查的豬肉。這也意味著,在同樣比例下,「可能」會有三千三百一十五頭左右「不可以」供人類食用的豬,流入市面供民眾食用。若以當年豬隻平均屠體重88.4公斤,台灣民眾每人豬肉消費量39.05公斤來計算,大約會有7,504個人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到這些不可供人類食用的豬肉,何況也很少有人一次就買下近 40公斤的豬肉。而且,這還是在衛生單位人員平均每天要檢查128頭豬隻,毫無「阻礙」的情況下,最保守的估計。

而這樣的情況,政府並不是沒有法律可以「依法行政」,根據當時的「食品衛生管理法」第十三、三十三條的規定,「屠宰供食用之家畜及其屠體應實施衛生檢查,違反情節重大者,得吊銷及營業或設廠之許可證照」。

再就獸醫人員的編制而言,七十一年農委會派員前往西德及日本考察肉品運銷制度,即指出,以1983年為例,西德柏林屠宰場每年屠宰豬、牛、羊等共三十二萬一千二百三十隻動物,卻聘有兼職獸醫十人,相形之下,台灣相差二十幾倍。話說回來,農政官員也不是不了解人力的缺乏。八十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時任行政院農委會主任委員的余玉賢,就曾在立法院向立法委員報告:依據「屠宰衛生檢查規則」所定屠宰衛生檢查員額標準,執行現有屠宰場之屠宰衛生檢查工作和藥物殘留檢驗員額為411名,惟依精簡原則,預估350名可滿足目前所需,扣除原有衛生單位編制人員119名,商檢局編制32名,將增用199名獸醫師。至於用人費用之籌措,須再協調有關單位辦理……云云。

顯然,從八十年到現在八十九年,十年了,我們的肉品檢查人力並沒有加強。當年就曾宣稱「家禽屠宰場…尚未實施屠體衛生檢查」,至今也沒有改善,而牛、羊的屠宰更不要說了。

是沒有人嗎?當年余玉賢主委就已表示:「目前獲獸醫師(佐)資格者有5,000名左右,每年包括高農、專科、大學畢業獸醫學科畢業生有 1,000 名左右,足可應付需要。」

是沒有錢嗎?農委會卻每年編列大筆經費為CAS「優良電宰肉品」作宣傳,遠的不說,就拿八十八年下半年及八十九年度農委會經費預算來看:

編 號 項 目 金 額
#5251503000 屠宰衛生檢查技術儀器資料之評估、開發與應用 1000萬元
#5851502000 強化肉品衛生安全計劃 5452萬元
建立消費者對本土農業的信心與支持計劃 1億7089萬元
#5851501000 動植物防疫檢疫管理屠宰衛生檢查工作服──材料費等 150萬元
公務訴訟 50萬元
屠宰衛生檢查費(預計要檢查600萬頭,每頭15元,家禽1億3000萬隻,每千隻400元) 1億4400萬元
訓練屠衛生檢查獸醫師及取締人員(330名) 660萬元
調查肉品微生物污染實況(7500件,每件2000元) 1500萬元
另外,亦編列取締私宰績效獎金賠償金檢查肉品人員旅費 100萬元
150萬
105萬元

另外,農委會本身,也編列了一億元經費,計劃「建立現代化運銷作業體系」,其中三項之一,即為:輔導肉商改善販賣所之設備及衛生管理,建立現代化生鮮豬肉品銷售體系。

然而為了因應加入WTO之後國外豬肉進入台灣市場的挑戰,農政單位不但沒有替消費者著想,加強提昇豬肉的安全與衛生品質,反而走回頭路,繼續提倡所謂的「台灣生鮮豬肉(TFP)」。期望用骨子裡「未經電昏、人工手宰、骯髒污染、安全堪慮」只是「外表好看鮮紅」的「義和團」式的豬肉,抵禦外侮。甚至於,一度連已經推動十年,成效卻只有百分之十的CAS電宰豬肉也想放棄。我們不妨叫它「外肉侵台,國肉盲鬥」!

如果你還是一個肉食主義者,或者你是一個負責掌管全家胃口的主婦,當你知道「豬肉」的來源和過程的真相之後,會有什麼反應?

很多人看過報告,也看過記錄影片;有人從此以後不吃肉,不過,這是少數中的少數。

有人不吃豬肉維持三天,這是多數。

有很多人則會產生疑問:「有這麼嚴重嗎?」「台灣不是早就已經用電宰豬肉?不都是CAS了嗎?」

絕大多數的人,則是在下一次吃豬肉的時候,絕口不提自己知道有這麼一回事。

事實上,「假裝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可能才是肉食主義者和主婦們最「理性」的選擇。因為,除非自己從此以後真的不吃豬肉,或者不吃肉,否則,即使有心想要買「吃得心安又安心」的豬肉,卻也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

口蹄疫之前,台灣豬肉有一半以上外銷日本,不但業者競競業業,政府也派專人駐廠「一切都照日本人的規矩」來。至於另外一半供內銷的豬肉,實情就是「這就是我們吃的豬肉嗎?──台灣公立肉品市場調查報告」所描述的樣子。這種情形,農政官員私下都戲稱:「一國兩制,肉分兩等」。

顯然,不管是「外肉侵台,國肉盲鬥」也好,「一國兩制,肉分兩等」也罷,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消費者絕不是政府「忠誠」的對象!

還想吃肉嗎?至少你可以選擇進口的豬肉,以示政府對你不忠的抗議。更何況那是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與食肉安全著想。即使你不想為豬著想!

不過你得先撥個電話,問一下新上任的農委會主委陳希煌:「那裡可以買到『可以吃得心安又安心』的外國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