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抓貓大戰,為誰而戰?

1999.08.30    分享至: facebook line line

中午的電視新聞報導北部某榮民「仁愛之家」,因為老人們常拿廚餘餵貓,導致貓口愈聚愈多,最後造成「貓滿為患」,不得不找消防局人員來捕捉園內貓兒。

貓的敏捷尤勝於狗,加上行動空間立體化,不懂貓性的人要抓牠們原本就很困難,何況大隊人馬聚集,還有媒體跟隨。只見畫面上「消防」人員拿著「捕犬網」四處追貓,貓們愴惶奔竄,人兒也累個半死。

結果可想而知,大部份的貓都溜掉了,幾隻不幸的貓被抓到。對於消防人員來說,儘管攝影機就在後面,必須賣力「演出」,但畢竟只是一項額外的差事。對於動物來說,卻可能是一場生死的搏鬥,貼身肉搏時,奮力抵抗是很自然的事。在鏡頭下,人們手忙腳亂,貓則利爪亂飛,最後貓進了麻袋,人的手也流血受傷。

根據「動物保護法」及相關規定,未登記犬籍或貓籍,又無人「管領」的動物,任何人都可視為流浪動物,予以捕捉。只是捕捉之後,必項送到指定的動物收容所。而捕捉的方式,也必須兼顧人道。「仁愛之家」,請消防人員來抓貓,也許是一種慣性思考,認為消防人員無物不抓(虎頭蜂、蛇、鱷魚等),不過,狗貓畢竟比許多野生動物或昆蟲要社會化(人類的)些!要捕捉這些同伴動物,必須花點「人文」的心思。否則就不須要政府花費大筆公帑去訓練人道捕犬(貓)員了。

人道的捕捉必須先觀察動物的生態與習性,做好萬全的準備。而人員的安全與動物的福利,都必須兼顧。動物防疫單位也早已購置許多安全防護的服裝,足以保護捕犬(貓)人員。如果對貓口的生態習性掌握清楚,利用食物或誘捕籠捕捉,也可以減少貓的驚嚇。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要問──這樣的捕捉是否能達到目的?要達到什麼目的?有沒有效?

根據報導,是因為老人們拿自己吃剩下的飯菜來餵貓,所以才造成貓口過剩。我們必須了解老人餵貓的原因,可能並不只是他們愛惜飯菜,而是他們在餵貓的過程中,有著與貓的生命互動和交流。這種與「他者」生命經驗交流的機會,也許是「仁愛之家」『管理』當局、老人的家屬,乃至這個社會所無法提供的。許多研究也顯示,飼養或收容一隻「善解人意」的動物當同伴,有助於減緩人的繄張和焦慮。

如果老人餵貓的原因無法解決,即使是這次把所有的貓都抓走了。「仁愛之家」週圍的流浪貓還是有機會進駐已空出的地盤。每隔一段時間,上演一次人貓大戰。換句話說,抓貓沒有「對症下藥」來解決問題,何況,即使有問題也不是「貓」的問題。

人與貓真的不可以有較好的互動嗎?如果老人餵貓是一種「人文」的需要與滿足,也許可以協助這些愛貓(或愛動物)的老人家,與貓的關係正常化。建立互動的遊戲規則,一方面可以避免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也減少對不喜歡貓(或動物)的其他老人家的干擾。

如果真怕貓口過多,也可以試著進行結紮,或在貓食中放避孕藥...等等方法,這些都是可以促進人與動物、及環境和諧互動的思考。根據動物保護法,台北市動物衛生檢驗所也已設置「動物保護稽查員」,可做為各種人、貓(狗)問題的諮詢窗口。

事出必有因,而人與動物的互動關係,不會是片面的發展,「仁愛之家」貓口過多,也許應該將老人福利、動物福利、工作安全與不同面向的問題一起納入思考,才不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甚或得不償失,人與動物都身、心受創。

作者:釋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