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人道教育- 教育 V.S. 校園流浪狗

2000.06.01    分享至: facebook line line

前言

  台灣近年來失序的社會現象,透露出在功利主義的價值體系中,人道教育觀念與實踐行動的缺乏落實,人們慣於漠視週遭環境的一切,忽視個體與社會間的互動關係,對於其他苦難的生命,也總以漠然及遺忘待之,尤其在面對「非我族類」的動物時,更是如此。

  校園流浪狗確實是困擾學校師生、學生家長以及社區民眾的問題,但校園為教育傳承的主要場域,學習關懷與尊重自我以外的其他生命更是所有教育活動的基本主軸,因此如何人道對待、處理校園流浪犬,遂成為校方一大智慧與耐心的考驗。

  成功而和諧解決校園流浪犬的例子不是沒有,事在人為,許多校園採取共同認養方式,尋求師、生、家長都可接受的解決方式,也讓參與者獲得許多成長和喜悅。

  本資料只是初步整理,歡迎來函,提供您的意見、經驗或心得,俾使更多人分享、應用,散播更多關懷生命的愛心與智慧。 

校園共同認養流浪犬基本原則
  
以不增加師生負擔為前提,讓師生出於自動自發意願,而且能在過程中獲得樂趣,培養尊重生命的情懷。 

一個事實:「捕捉與撲殺」無法有效解決問題
  
事實證明,近十年來不斷增加的捕捉與撲殺量彰顯流浪狗問題並未獲得解決。遑論捕捉、收容及安樂死等人道要求。

年 度
台 北 市
全 國
1989
6925
18385
1990
7239
18171
1991
5908
50869
1992
7066
38362
1993
7576
39709
1994
8554
61160
1995
13477
53837*
1996
7787
69125
1997
6808
 

*台灣省捕捉撲殺數,不含高雄市 #1997年1-4月統計數

  過去政府對於全國流浪犬問題(包括校園)均採取捕捉與撲殺政策,雖然暫時減少〝棄犬〞密度,但這種密度的減少使殘存的狗能獲致更佳的生活資源,而迅速產生後代。又飼主責任及繁殖買賣未予規範,其「出缺」的空位,很快就被「新的棄犬」所取代。自78年來,共捕捉撲殺27萬5千多隻,然街頭與公私立收容所內的棄犬數量並未有減少跡象。 

基 本 要 領

1. 召開校園師生座談會,尋求人道解決共識
  舉辦關於流浪犬的校內座談會,藉由師生意見的討論過程,切實了解校園流浪犬的實際情況,亦可增加學生對於此問題的關注。

2. 掌握校園犬隻狀況,包括數量、性別與活動範圍等
  針對校園環境差異,尋找適當棲息場所,再透過詳實的量化調查,統計出校園流浪狗的各項特徵,俾使校方在管理方面能夠確實掌握。

3. 成立校園責任工作小組:絕育、餵食、醫療、清潔、陪伴照顧
  工作小組的成立是本方案的實際行動單位,而對於人力、物力上的分擔或工作亦是出於自願,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如此,在計畫的執行過程中,才不會因為各項資源的分配或分擔不當而使得計畫中斷。

  同時,透過工作小組的實際參與過程,每位參與的成員對於動物的行為心理,亦可學習了解。

4. 經費規劃:妥善運用、徵信確實
  為了使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經費的規劃與利用方面,主要以縝密與善用為原則,並且也能隨時透過募捐的方式使方案延續進行。同時必須做好徵信,取得贊助者的信賴。

案例:雙園國中

階段

家長會支援階段
84年12月以前
約18年

獨資階段
84年12月至
85年4月

愛心小組階段
(85年4月以後)

負責
單位
總務處 校長室 愛心小組
成員

以事務組男性同仁自然組成

部份女性行政同仁加入參與

少數教師同仁亦參與,共約廿人左右

餵食

1‧學生便當剩肉
2‧雞脖子

1‧肉
2‧飼料
3‧學生便當剩肉
4‧有專人負責

保健

1‧土法治療
2‧死亡、生育率  皆高

1‧打預防針
2‧驅蟲
3‧洗澡
4‧帶防蚤項圈
5‧獸醫看病
6‧結紮

宣導  

向師生宣導:
1‧校犬為學校一份子
2‧飼養技巧
3‧接近方式

困難問題及解決之道

  困難問題 解  決  之  道
反對聲浪 加強宣導,增加了解,降低反對
跳蚤 1‧經常清洗 
2‧非唯一來源流浪貓亦可能產生
糞便 1‧提供適當場地
2‧養成好習慣 
3‧指導學生清理
經費及人力 招募有心人,組織人力及有效分工 善用資源
A‧家長會     
B‧教師會     
C‧相關單位     
D‧獸醫

評估執行成果

1. 自然控制校園流浪犬的生態:
  校園流浪犬因為有保護自己地盤的習性,校園流浪犬的生態得以穩定,不會有新的流浪犬入侵。也不必找校外捕犬隊來捕狗。

2. 衛生問題的改善:
  以往擔心狗兒跑入教室內傳染病毒、跳蚤、皮膚病等問題也可同時解決。

3. 校園安全的維繫:
  狗兒因為很富靈敏性,在教室與校園內巡邏,對於校園安全有很大的貢獻。

4. 成年人與學生的自我成長:
  在整個認養過程中,讓參與者皆有自我學習的機會,去尊重與關懷生命,並且養成負責任解決問題的態度。


【參考資料 】 社區動物在校園

壹、「狗兒在萬芳」活動簡介

社區是校園的鄰居,互通聲息,透過學生、家長與學校的良好互動,有助於敦親睦鄰,也有助於校園流浪狗問題之人道對待。

「狗兒在萬芳」活動是個值得參考的例子。

  為了讓萬芳社區的居民更懂得養狗和對待狗的正確觀念與方法,萬芳社區活動中心特別籌劃了「狗兒在萬芳」系列活動。活動在86年七月十三日星期天上午九點卅分展開,內容包括:靜態的演講-由台大獸醫系副教授黃慧璧主講「如何養狗」;以及動態的「社區公約有獎徵答」和「狗兒模仿大賽」,邀請大家一起來共襄盛舉,期望在此活動中能夠傳達「社區公約畜犬篇」的施行訊息,以使社區居民對「人狗關係」產生更清楚的認識。

  值得注意的是,萬芳社區是台北市第一個具有「社區公約」的社區。在過去,他們常常舉辦一些軟性訴求的活動,例如「搓湯圓」、「提燈籠」、「寫春聯」等等,來凝聚居民對這一個共存共榮生活圈的感情和認同,這些活動的主題往往離不開大家的生活,並且具有趣味性。而這一次的「畜犬篇行動計畫」則是一種不同於以往的活動,其目的是要把「畜犬篇」的規約內容介紹給居民,以便灌輸給他們法治的觀念。「 狗兒在萬芳」系列活動之策劃人周淑美表示,這些規約都是從政府現有法條中篩選出來的,而先選擇「畜犬」這個主題而非其他動物為篇章主題,原因是「狗」的問題最為顯著,而且是社區裡大人、小朋友都會關心的主題。「 社區公約」的各項主題由「社區公約小組」經過討論,並且事先透過問卷來了解居民們最需要解決的、最關切的社區問題為何。

  「社區公約小組」的組成,來自於萬芳社區裡的「婦女人才培訓班」,這個培訓班為有心投入社區公共事務的婦女安排了許多關於公共議題的課程,而就在這種種討論會中逐步形成了社區的「公約小組組織」。現在這個小組組織除了完成「畜犬篇」的規約,未來還有:「廢棄物篇」、「噪音篇」、「商業攤販篇」、「廣告物篇」、「神壇寺廟篇」、「公園篇」、「行道樹篇」、「水土保持篇」、「公寓大廈篇」等規約,將陸續形成與推廣。

  和其他社區一樣,萬芳社區亦開放里長辦公室以供居民反應社區問題。比較特別的是,萬芳社區另有「社區報」的發行,這份每個月出刊的報刊已經發行至第十八期,內容除了推廣各項活動的消息,更歡迎居民們在報刊上進行公共議題的討論,廣納眾人的意見。如此,透過「婦女人才培訓班」、「社區公約小組]」、「問卷小組」、「社區報」等社區組織的運作,來強化居民的社區意識、提昇社區活動參與率,萬芳社區便成了一個活絡的小社會,人和人之間逐漸能結合得更緊密、更有秩序。

貳、困難問題及解決之道

  困難問題 解  決  之  道
反對聲浪 加強宣導,增加了解,降低反對
跳蚤 1‧經常清洗 
2‧非唯一來源流浪貓亦可能產生
糞便 1‧提供適當場地
2‧養成好習慣 
3‧指導學生清理
經費及人力 招募有心人,組織人力及有效分工 善用資源
A‧家長會     
B‧教師會     
C‧相關單位     
D‧獸醫

參、建議

1. 宜飼養中小型犬隻
2. 界定飼養數量,不宜過多

肆、結語

1. 愛狗的孩子不會壞
2. 愛狗的孩子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