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畜牧 --引發下一次全球健康危機?
本書己全部售完
書本概述:
工業化畜牧業會引發下一次全球健康危機?這是世界動物保護協會(WSPA)所提出的呼籲!在本報告中,WSPA 竭力警示世界衛生組織 (WHO) 及其他公共健康機構「採取即時措施,遏止工業化畜牧業的發展,尤其是在亞洲、拉丁美洲、美洲等已成為主導的地區更為緊迫」。身為國家公共衛生機構從事研究的病毒學家,我直接參與有關人畜共通傳染病的研究,即在動物與人之間傳染的疾病。我對這份簡要報告很感興趣。我發現此報告的價值在於,列出許多由於對動物蛋白質的需求持續增長,所引起的重大健康問題,及其直接後果,也就是工業化畜牧業的日益擴張。世界衛生組織在最近的一次的專家諮詢會議期間,起草了若干與此主旨相關的建議,呼籲納入與非傳統伙伴(編註:意指NGO)的合作,致力防範從動物世界竄起而對人類健康有害的威脅。
WSPA 的使命有別於其他機構,對其行動建議的支持,不一定廣獲共識。但重要的是,不要忽視應該共同關注的訊息,亦即日益增長的動物蛋白質需求對人類及動物健康的影響。這或許是一個很好的討論起點。
──Marion Koopmans, DVM, PhD(荷蘭國家公共健康及環境學院傳染病診斷實驗室 病毒學主任)
閱讀本書目錄
編者-Danielle Nierenberg(Worldwatch Institute) Leah Garces(英國世界動物保護協會,WSPA)
譯者-豬夥伴
出版/發行-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定價:每本100元(郵資另計)
郵資:
數量 |
郵資(印刷品掛號) |
一本 |
30元 |
二本以上或合購其他書籍、T恤 |
免郵資 |
◆換貨說明:義賣品換貨,從收訖起七日內為可換貨期間。
作者簡介:
Danielle Nierenberg,美國華盛頓特區「看守世界」組織(Worldwatch Institute)副研究員。發表文章包括:<毒性繁殖力>(論及氮循環的破壞,發表於 2001 年 3/4 月刊)及<發展中國家的工廠化畜牧>(發表於 2003 年 5/6 月刊)。Danielle 與他人的合著<再論人口,改善民生>刊載於 2002 年《世界現況》,<聯繫人口的生物多樣性與性別>刊載於 2003 年《世界現況》,而<人類食品觀察>則刊載於 2004 年《世界現況》。
Leah Garces,世界動物保護協會(WSPA)運動發展部主任。發表論文包括﹕<工業化畜牧業的不利影響﹕人道與可持續農業>,發表於 2002 年在約翰尼斯堡舉行的世界可持續發展峰會;<歐盟白肉雞的福利>與<工廠化白肉雞飼養的實用替代方案>。
本報告摘要曾於世界衛生組織 (WHO) 「全球健康研究論壇」公布。(2004年11月,墨西哥的墨西哥市)
「美國公共衛生協會 (APHA)聲明﹕APHA決議敦促聯邦、州及地方政府與公共健康機構,強制暫停設立新的集約畜牧農場(CAFO),除非相關公共健康風險的科學資料已被收集,且其不確定性獲得解決。」--<有關新增集約畜牧農場的預防性暫行禁令>,美國公共衛生協會「政策聲明2003-7」127。
購買方式:
戶名:社團法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購買出版品,請記得填寫詳細購買項目、數量、姓名、寄送地址、電話,以利寄送出版品給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