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撲殺 嚴重違反國際規範 百萬家禽慘遭不人道撲殺 更不利防疫
台灣防疫撲殺 嚴重違反國際規範
百萬家禽慘遭不人道撲殺 更不利防疫
觀看影片:台灣防疫撲殺違反國際規範(觀看點1、觀看點2、觀看點3)
台灣正面臨史上最嚴重的禽流感疫情,已有13個縣市577個家禽場確診,同時發現新舊型H5N2及H5N3、H5N8新病毒。為阻止疫情繼續擴散,農委會決定檢出H5亞型即「全場撲殺」,截至1月28日止,統計已撲殺超過150萬隻家禽。但如何在短時間且大量動物撲殺時,兼顧防疫與動物福利,中央主管機關農委會卻未制定符合國際規範的人道撲殺標準作業程序、方式與設備,任憑各縣市自行處理。在撲殺速度趕不上疫情確診的壓力下,許多鴨鵝慘遭活活悶死、夾死、壓死、燒死、絞死,完全違反我國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人道撲殺」規定。撲殺過程死禽、病禽、活禽堆疊一處,從牧場到化製、焚化廠間的運輸過程,活著的家禽還在掙扎、流血,反而增加病毒傳播機會,不利防疫。
動物社會研究會在疫情爆發初期,就已掌握各縣市撲殺的方法,多數縣市雖表示會參考防檢局所定「防範家禽流行性感冒(H5、H7 亞型)緊急應變措施手冊」(2003,2013),但對於何謂「人道」撲殺,各地莫衷一是,撲殺方法混亂,大致可分為4種--「水化氯醛+乾冰或二氧化碳(CO2)」、「水化氯醛」、「CO2或乾冰」、「直接裝袋等死」(附件一)。研究會在本(1)月初出席立法院經濟委員「禽流感專案報告」時,就提出國際規範呼籲行政院及農委會重視人道撲殺。但隨著確診家禽場數與撲殺動物數量增多,實地到疫情最嚴重的雲林縣撲殺現場觀察記錄,發現除已發病死亡的家禽外,還未發病或已奄奄一息的動物,其死法萬分悽慘,包括:飼主通報異常後即停止餵食,導致動物因飢餓啄食同伴屍體或挨餓而死;不論動物健康還是已發病,一律胡亂裝袋,致使動物悶死、嚇死;裝袋後拋擲堆疊過程遭摔死、壓死;使用堆土機、大型機械夾致使動物遭強力擠壓而死;甚至在活著的狀態下,被送進化製場或焚化爐活活燙死、燒死。
研究會主任陳玉敏鄭重表示:召開記者會無意責怪地方政府或現場作業人員,但強調農委會身負防疫與人道撲殺政策規劃、教育訓練之責,並且每年都派學者與官員參加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會員國大會,以及各種禽流感相關專業會議,所訂緊急應變手冊「撲殺方法」的根據,卻是10年前的舊資料,完全跟不上國際防疫撲殺規範及動物福利科學發展。花人民納稅錢出國,卻未能學習、調整,平時也沒能準備、演練,迫使第一線防疫人員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也暴露在疾病風險中,更不利疫情控制 。要求監察院調查,嚴逞失職 !
![]() |
|
大量動物的撲殺,更應避免人為干擾,減少動物驚恐,才能降低病毒散播的機會。 |
撲殺現場先將鴨隻驅趕到圍欄裡,鴨群受到驚嚇擠成一堆,彼此擠壓踩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