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5

實驗兔、實驗鱟 痛苦、犧牲無人知--以學名藥為例,檢視台灣不必要的實驗動物犧牲

實驗兔、實驗鱟 痛苦、犧牲無人知
--以學名藥為例,檢視台灣不必要的實驗動物犧牲
熱原試驗應廢除活兔、鱟血的利用改用人類全血(MAT)等替代

◆觀看影片:兔子熱原試驗的真相(下載1下載2下載3
◆相關資料:調查報告Q&A

人類拿動物做實驗,造成動物身心承受外界難以想像的折磨與痛苦。盡管各種實驗都有堂而皇之、不得不然的理由,但面對長久以來的動物實驗倫理爭議,國際間除積極推動實驗動物的3R原則—「替代」、「減量」、「精緻化」外,亦有「拿動物做實驗,所得數據是否精確,得以有效應用在人體身上」的反思。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4日)首次針對台灣實驗動物現況發聲,發表「以學名藥為例,檢視台灣不必要的實驗動物犧牲--熱原試驗應廢除活兔、鱟血的利用,改用人類全血(MAT)等替代」調查報告。研究會指出:現行國產針劑為確定輸液或包材是否含有導致病患發燒的「熱原物質」,不論是使用兔子或鱟血進行動物實驗,皆無法保證能有效偵測熱原,也增加動物無謂的痛苦與犧牲。研究會呼籲衛生署及農委會應配合修訂藥典或相關法規,要求藥廠全面改用人類全血或其他替代方案測試熱原。國科會更應積極推動獎勵我國科學家研究、發展動物實驗的替代方案。

根據農委會97~99年統計,藥廠每年使用兔子作為熱原試驗,數量約為400~800隻,若以平均每年650隻計,30年來至少有19,500隻以上的兔子被用在熱原試驗上。若包含其他實驗,每年約使用2萬隻兔子,30年來估計約有60萬隻兔子被用於實驗。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FDA)早已核准使用人類全血試劑(MAT)替代兔子和鱟血實驗,國內相關單位不應延宕改革、減少動物犧牲的時機。

.......閱讀全文

立法委員林淑芬、田秋堇在記者會上,要求農委會、衛生署、國科會官員應盡速回應民間團體要求,將利用活體動物進行熱原試驗的方式,改用不必犧牲動物的人類全血試劑(MAT)替代方案。(攝影/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研究指出,當兔子焦慮、緊迫時,可能使體溫升高,造成實驗人員無法判定體溫升高究竟是因為動物太緊張,還是真的有熱原存在。而長時間的固定也可能導致血液循環變差,而使體溫不正常的下降,影響實驗判讀。(版權:英國BUAV,提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社團法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All rights reserved by EAST 立案證號:台內社字第八九〇九四〇〇號 法人登記證號:110證他字第35號 (02)22369735~6 02-23651701 eastfree@east.org.tw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162號3樓之3
劃撥帳號:19461051 戶名:社團法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網站協力:拾穗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