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3

善待雞,才有好蛋-市售動物福利雞蛋指南

動物有福利,人類有福氣!
善待雞,才有好蛋!
呼籲政府畜牧政策及消費者支持動物福利雞蛋

市售動物福利雞蛋指南:PDF版網頁版

雞蛋,在人們生活裡,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你可能不知道被稱為「格子籠蛋雞」養殖系統的慘狀?-約莫A4紙張大小的窄小籠子裡,2~4隻雞被關在一起,吃喝拉撒都在籠裡。窄小的空間讓牠們互相踩踏,多數的雞一輩子不曾走踏到地面上,更無法張開翅膀梳理羽翼。母雞終生被迫不斷下蛋,無法展現任何自然行為。因為擔心活得十分痛苦、身心不健康的母雞生病,農場只好在飼料裡添加各種抗生素預防疾病發生。此外,一旦產蛋率下降,人們便以「禁食」手段逼迫雞隻換羽、代謝,以繼續產蛋。

這種只將雞視為「產蛋機器」的殘酷生產方式,不僅漠視雞的動物福利需求,更因此引發食品安全及禽流感等動物疾病傳染問題。基於公眾健康及動物福利等理由,歐盟於今(2012)年1月1日起,禁止境內農民以傳統格子籠(battery cage)方式飼養蛋雞,並立法規定所有市售雞蛋必須明確標示屬於何種飼養系統,讓消費者可以在平飼(Barn,即室內放養蛋雞)、放牧(free range,除室內房舍外,還提供蛋雞戶外活動空間)或有機(organic,放牧加上有機飼養)等蛋品間,做出符合食物倫理的選擇。

「格子籠蛋雞」養殖系統-約莫A4紙張大小的窄小籠子裡,2~4隻雞被關在一起,吃喝拉撒都在籠裡。窄小的空間讓牠們互相踩踏,多數的雞一輩子不曾走踏到地面上,更無法張開翅膀梳理羽翼。
「自然放牧」飼養系統,除有室內禽舍讓雞產蛋、休息、躲避威脅外,更提供室外活動空間,讓雞可自由進出,到果園或農地覓食、洗砂浴、奔跑,滿足自然行為與需求。

為提升台灣民眾對動物福利的認知,改善籠飼蛋雞的悲慘處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在五年前,透過立法委員督促農委會編列經費,輔導有意轉型成「友善畜牧」的農民,逐步發展動物福利蛋品。根據研究會調查,目前台灣轉型飼養「動物福利雞蛋」的牧場已超過10戶。進一步聯絡訪查發現,其中有3家採室內平飼,另7家為自然放牧,且其中1家為有機飼養(見:市售動物福利雞蛋指南)。惟因政府畜牧政策與行銷通路,對良好動物福利蛋品的推廣非常消極,因此其中幾家仍有部分蛋雞為「籠飼」。這些努力改善動物福利,並減少動物用藥的牧場,亟需消費者以行動支持、鼓勵。同時他們也要求政府能協助推廣,並立法規範「遊戲規則」,以建立產品的分級、認證及驗證制度,廣昭公信,避免魚目混珠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閱讀全文

社團法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All rights reserved by EAST 立案證號:台內社字第八九〇九四〇〇號 法人登記證號:110證他字第35號 (02)22369735~6 02-23651701 eastfree@east.org.tw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162號3樓之3
劃撥帳號:19461051 戶名:社團法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網站協力:拾穗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