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肉-利益全球
書本概述:
畜牧業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的理由,和其正在耗減世界糧食生產潛力的理由,其實如出一轍。人類為了大量的肉食,繁殖出太多太多的動物,以致於土地、水及大氣層,都承受著其無法支撐的壓力。家畜不僅消耗太多的水與穀物,牠們也製造過多的污水、排放過多的溫室氣體,並耗損了太多的草地。肉品生產已經成為嚴重的環境危機。
少吃肉--利益自己的健康,更利益我們所居住的星球。
閱讀本書目次
編者-世界友善農業組織
譯者-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出版/發行-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定價:每本150元(郵資另計)
郵資:
數量 |
郵資(印刷品掛號) |
一本 |
40元 |
二本以上或合購其他書籍、T恤 |
免郵資 |
◆換貨說明:義賣品換貨,從收訖起七日內為可換貨期間。
摘要:
二十世紀中葉以來,世界各地肉類生產驟增五倍;每人平均肉品消耗量,較過往成長兩倍以上。雖然農業的工業化可以用相對較小的區域豢養大量的動物,但是工廠化農場裡的動物們不能像往常一樣覓食或靠殘羹剩飯維生。於是,廣大的土地被用來種植飼養牠們的作物,畜牧生產成為全球農業用地最大宗的經營型式。
為滿足人類的飲食需求,農場動物的族群數量急遽擴張。不斷增加的人口已超過了60億--與近10億頭豬、13億頭母牛、18億頭綿羊和山羊及154億隻雞,瓜分著地球上有限的資源。就拿﹙特別是﹚在世界上許多地區蓬勃發展的集約家禽產業來說,目前地球上的雞隻數目,已比要吃牠們的人類,多出了兩倍。乳製品、雞蛋及海鮮的消耗量,同樣也快速地增加。
在1990年代以前,富有的國家是大多數動物產品主要的消費者,然而,近十年來,許多發展中國家也漸漸接受歐美的飲食方式。雖然貧窮國家牛肉、豬肉及雞肉的平均每人消費量仍然只有工業國的三分之一,但已在短短十年內成長了一倍。所有的跡象在在都顯示了:在可預見的將來,這樣的趨勢必定會隨著政府及國際間農業上的龐大利益而持續上升。(摘錄)
世界友善農業基金會「少吃肉運動」
為因應肉品需求不斷成長,集約畜牧生產系統在全球各地欣欣向榮,世界友善農業基金會(CIWF Trust)對此深感憂心,並認為對工業化畜牧生產的日益依賴,並沒有帶來解決人類飢荒的答案,反而是對全球食品安全和環境永續性的大規模威脅。此外,在肉品消費量高的地區,如北美和歐洲,動物脂肪的高攝取量,也對人們的健康構成極大威脅。
CIWF Trust因此發起「少吃肉」運動,減少肉品消費,以回應這個對未來人類和地球的威脅。我們呼籲每個人都少吃肉,並且只吃有機畜養或是自由放牧的肉品。我們呼籲各國政府設定肉品消費減量目標,也要求相關國際機構將這樣的觀念納為政策。
我們邀請民間團體支持「少吃肉」運動,以下是目前已加入的國際團體:
* 英國土壤協會(The Soil Association )
* 蓋婭基金會 (The GAIA Foundation )
* 生物動力農業協會(The Biodynamic Agriculture Association )
* 科學技術與生態研究基金會(The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logy
*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Environment & Animal Society of Taiwan)
等等。
購買方式:
戶名:社團法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購買出版品,請記得填寫詳細購買項目、數量、姓名、寄送地址、電話,以利寄送出版品給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