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從收容留置開始 收容所與動物福利 行動參與 從1949以來 政策建言 討論與回應 最新消息 捐款支持
  • 認識動物福利
  • 如何看收容所
  • 收容所動物福利問題
  • 認識收容所的動物福利問題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五、 拍照、協尋、鼓勵認領養
     
     

      拍照的目的是讓飼主可以迅速找到走失或被捕捉的動物,不會遺漏,造成遺憾。或是有助於鼓勵民眾認領養,換句話說,是「相親」之前,很重要的準備工作。不過,通常犬舍內氣味難聞,加上狗吠聲的壓力,工作人員又多是獨立作業,一邊拍攝一邊還須注意動物反應,常會不自覺加快拍攝速度,並保持一定距離拍照,無法耐心對焦、或等待動物穩定後再多拍幾張。因而經常導致照片模糊不清、或只有從上往下俯視拍到的動物背影、或隔著籠子看不清楚。

       此環節的執行現況和動物福利問題,說明如下表:

    現況 動物福利問題

    1. 部分收容所會在進行點交作業時同步拍照。部分收容所則因動物數量過多,致點交過程匆促,無法同時拍照,或在動物安置妥後再補拍。上述兩種情形皆有照片模糊不清、或只從上往下俯視的背影照、或隔著籠子看不清楚的狀況。【見圖例1圖例2圖例3圖例4
    2. 為求拍的清楚、不要閃避,部份人士會以捕犬桿固定動物,或抓住背皮「提」起動物(尤以幼犬幼貓最為常見),導致動物再次承受恐懼或傷害。

    1. 犬舍環境潮濕昏暗,拍攝者為求方便,常會使用閃光燈,但動物對閃光燈很恐懼,拍出的照片就會顯現狗很畏縮恐懼、低頭躲避、或眼睛反射閃光等等現象,無法呈現真實自然狀態,影響送養及飼主尋領的機會。
     
      回目錄  
     
    六、 建立動物基本資料
     
     

      收容所有健全完整的動物紀錄,除有助於協尋走失動物或鼓勵認領養外,更重要的功能是記錄動物身心狀態的評估、與醫療用藥的過程。但在執行面上,往往只淪為應付民眾投訴、避免糾紛、的「文書作業」。

       此環節的執行現況和動物福利問題,說明如下表:

    現況 動物福利問題
    1.  大部分收容所的動物資料表只註記基本資訊,如:欄位、日期、毛色、公母、晶片、捕捉地點、品種、體型等,缺乏每一隻動物個別的健康評估、行為觀察、與醫療用藥情況。【見圖例
    2. 部份收容所將動物資料放在辦公室供行政作業使用,而非放在籠舍上方明顯可見處,民眾無法瞭解該動物的身心狀態。【見圖例
    1.  資料表缺乏每一隻動物個別的健康評估、行為觀察、與醫療用藥情況,當工作人員、獸醫師換班時,將無法繼續對症觀察或治療。
    2. 動物資料不完整,收容所難以提供認養民眾確實的評估建議、及後續動物照料資訊。
     
      回目錄  
     
    七、 清掃籠舍
     
     

      清除糞尿、血跡、污物,避免病菌滋生,減少臭味、蚊蠅等,是收容所的基本衛生條件。而籠舍的清掃,應是以「讓動物能更舒適」為主要目的,而不僅只是為了應付民眾的參觀!

       此環節的執行現況和動物福利問題,說明如下表:

    現況 動物福利問題
    1.  收容所習慣以大量清水沖洗欄舍內的排泄物、嘔吐物等,難以刷洗的就再以強力水柱噴刷。且通常不會將狗牽出後再沖洗。
    2. 絕大多數收容所欄舍和動線設計,都是以工作人員的方便為原則,而不是動物福利。工作人員也都選擇以不走進欄舍的清掃方式,用強力水柱沖洗地面或底盤【見圖例】,或是不開籠門,僅將長柄刷伸入籠子內刷洗。
    1. 有時雖然排泄物量不多可以直接掃起,但因清掃習慣難以改變、工作人員不願進入欄舍接觸動物、或因動物緊迫傷病而有腹瀉、嘔吐、排放肛門腺液、流血等情形【見圖例1圖例2圖例3】,因此用水沖洗成了清掃欄舍的不二法門。但用水沖就免不了增加潑濕動物的機率,且許多收容欄舍未加裝墊高式棧版等設備,或沖水完不再拖乾地面,動物毛髮潮濕,感覺不舒適、易生皮膚病、趾間炎、呼吸道疾病、或加重原有的病情。幼齡動物在冬天更易因此導致死亡。
    2. 工作人員越是避免和動物接觸,越容易讓動物對人的一舉一動心生害怕,更不利於送養或行為訓練。
     
      回目錄  
     
    八、 餵食、飲水
     
     

      許多收容所擔心民眾監督時發現「餓到狗吃狗」現象,通常都會擺放過量的食物,但卻未注意到欄舍內有些狗或貓特別會守住食盆,不讓其他犬貓吃。其實,要讓「動物有免於飢渴的自由」,並非放超量的食物就能完全解決。偶而也有些細心的工作人員會觀察到某些動物長期吃不到食物,但因害怕被咬、弱勢狗數量過多無法一一照顧、或對動物行為不夠了解等因素,選擇漠視或以將食物灑滿地的方式應付,期待弱勢狗能有機會撿到一點食物來吃。【見圖例

       解決的方法不是沒有,只是需要時間、耐心,以及主管的支持。例如,對於會「護食」的強勢動物,可以牽出來單獨餵食,也可以移到個別的籠舍安置等。

       另外,藉由每日的餵食工作,最容易培養動物對工作人員的信任、服從,增加動物與人的「和諧」互動。但台灣各地卻有許多收容所,包括台北市動物之家及屏東科技大學內的收容所,都裝置所謂「自動餵食(落料)裝置」【見圖例1圖例2】,用養豬的方式來「管理」同伴動物。即使這些「自動餵食」裝置都已年久失修、棄而不用,同樣的概念還繼續被「套用」,只是改成「漏斗落料」。反向隔絕動物與人的互動,讓後續的掃瞄、送養、醫療、保定安樂死等作業中,良好動物福利的提昇無法有更好的突破。

       此環節的執行現況和動物福利問題,說明如下表:

    現況 動物福利問題
    1.  多數收容所的收容密度過高,每欄(毎籠)會安置一隻以上的動物,但卻不見得每隻動物各提供其專屬的食盆、水盆,因此在放置飼料時,非常容易引發護食、搶食的相互攻擊行為,或部分動物完全無法接近食物。【見影片
    2. 收容所通常選擇在餵食後一段時間,再進行清掃作業,此時盆內沒有吃完的食物,容易被潑濕、或浸泡在水中。
    3. 收容所通常隨著一天1-2次的清掃時間,直接加水到水盆中,其餘時間很少再予補充。
    4. 部份收容所用固定式的食盆、水盆。
    5. 部份收容所採用人在籠外,以漏斗注入乾糧、或自動滴漏飲水的方式,避免人與動物直接接觸。
    1.  共籠收容的情況下,只要籠內有一隻強勢、護食的動物,不論食盆擺多少個,都必定讓籠內動物緊張萬分,打架互咬事件一觸即發,造成動物身體傷害、或危及動物生命。且弱勢者可能永遠吃不到任何食物,永遠處於飢渴狀態。
    2. 共用食盆水盆,會有疾病互染問題。
    3. 食物放置過久、或泡在水中,容易腐壞,動物食用後會腹瀉或引發其他腸胃道疾病,連帶也讓後續的清掃工作更為困難。
    4. 水盆未一直保持有乾淨飲用水的狀態,夏天動物很容易熱衰竭(尤其收容所多是鐵皮建造),喝了髒污的水也會導致腸胃道疾病。【見圖例
    5. 因為於天氣冷、環境太潮溼、霸佔食盆等因素,有些動物會睡在食盆中【見圖例1圖例2圖例3】,遺落許多毛髮糞便或唾液,有些動物會踏入水盆內或抬腿尿尿做記號【見圖例1圖例2】,因此食盆水盆應每日清洗,但固定式的食盆水盆難以清洗,甚至生苔,成為疫病孳生的溫床。【見圖例1圖例2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