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從收容留置開始 收容所與動物福利 行動參與 從1949以來 政策建言 討論與回應 最新消息 捐款支持
  • 認識動物福利
  • 如何看收容所
  • 收容所動物福利問題
  • 認識收容所的動物福利問題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2009.07.30  
     
    九、 移籠
     
     

      因動物打架、生病、跳欄等因素,收容所必須機動調整動物的「社群組合」,而有不同的「移籠」作業、或另行安排其它安置方式。但工作人員和動物之間的良性互動不多,造成每一次的移籠形同再一次與動物纏鬥,因為危險又麻煩,自然不會輕易移籠。而在同籠關多隻動物的情況下,想單獨移出其中一隻,又擔心開門後其他動物脫逃,須承擔動物失蹤的風險及民眾糾紛。總之,對於移籠,絕大多數是能免則免,因而衍生許多問題。

       此環節的執行現況和動物福利問題,說明如下表:

    現況 動物福利問題
    1. 從動物點交入籠後,收容所不再輕易為動物移籠。
    2. 少數收容所對於傷病動物、或有人預約認養的動物,會考量治療需要、或絕育手術等緣故移籠安置,待其恢復。
    3. 收容所硬體設計不良,某些動物可能因為太過緊迫而跳出欄舍或腳逃,此時,收容所必須馬上移籠安置、或栓綁。【見影片
    1. 毎一隻動物的來源和身心狀況各有差異,除非來自同一個棄養家庭、或同胎母幼犬,否則應視個別動物的身心狀況(健康、體型、個性、發情否…),「隨時、即時調整」安置方式,才能避免動物因緊迫、爭鬥、互咬造成身心傷害。【見圖例
    2. 動物栓綁在籠舍一角,若無法時常關切,則可能會有意外發生(牽繩勒喉、被其他動物攻擊、掙脫等)。【見圖例影片1影片2
     
      回目錄  
     
    十、 動物的社交行為和生活豐富化
     
     

      蹓狗,讓狗運動,是良好動物福利的一環,同時藉機實施行為觀察與訓練,也有助於「讓適當的狗找到適當的新飼主」,需要一對一進行,也需要時間。但大多數收容所面對龐大的收容數量,無法(或無力)執行。而在同籠關多隻動物的情況下,想單獨牽出其中一隻,又擔心開門後其他的狗脫逃,害怕承擔動物失蹤的風險及民眾糾紛,對於蹓狗,工作人員也是能免則免。

       另外,犬舍多為鐵皮建造,冬天嚴寒夏天悶熱、空氣不流通引發惡臭,且普遍有潮濕、噪音問題,是人與動物待久了都會不舒服的環境,導致願意踏入收容所的民眾少、獸醫與工作人員不願久留,動物少有和人互動的機會。動物的社交行為和生活豐富化,在絕大多數收容所裡,可說等於零。

      基於上述原因,收容所其實很需要有義工人力投入,才能做到一對一的互動、觀察、訓練。

       此環節的執行現況和動物福利問題,說明如下表:

    現況 動物福利問題
    大多數收容所不會蹓狗、也不作行為觀察與訓練。少數收容所會交由義工協助、或搭配活動宣傳,挑選幾隻較為「上相」的明星狗,施以短期的犬隻訓練,無法整體提升動物福利。
    1.  收容所的動物一旦點交入籠,就是長期關著,直到安樂死、或被認領養,期間缺乏散步、奔跑、腳踩土地等展現自然行為的機會。
    2. 動物的腳長期踩在潮濕地板或鐵籠的底網上,也會導致趾尖、肉墊受傷、不利骨骼發展等傷害。【見圖例1圖例2圖例3圖例4
    3. 動物不習慣與人互動,工作人員沒有觀察動物行為的習慣,兩者惡性循環,要讓動物經過適當訓練、給認養人適當的建議,都很困難。導致民眾習以外觀或品種的刻板印象,作為認養前的評估依據,帶回家後才發現種種行為問題,提高不當對待或二度棄養的機會。
    4. 讓動物有機會展現自然行為,就能有效緩解恐懼與焦慮的程度,也能培養動物對人的信任感、建立服從訓練的基礎。
     
      回目錄  
     
    十一、 清潔身體、修剪毛髮、除蚤
     
     

      讓收容犬貓有免於疾病和傷害的自由;「去除病媒、讓動物更舒適」;是基本的動物福利,而大多數收容所面對龐大的數量,都無法(或無力)做到。但另一方面,為了配合活動或宣傳,「被挑選」出來的狗則可以享受一生中難得的「洗澡剃毛除蚤」等讓牠們「賣相」更好一點的待遇。目的只是提高「認養率」。

       而其他賣相不佳,對「認養率」數字的提高沒有幫助(例如認養機率低的混種、成年或老年犬貓),或已排入安樂死名單的動物,則被認為根本沒有洗澡、剃毛、除蚤的必要。

       此環節的執行現況和動物福利問題,說明如下表:

    現況 動物福利問題
    多數收容所不會主動幫動物洗澡、除蚤、剃毛、或美容。少數收容所會交由義工協助、或搭配單次的送養活動、學生服務活動等,為挑選「賣相」好的動物(小型犬、純種犬為主)洗澡、除蚤、剃毛、或美容。
    1. 身體髒污、毛髮濃密、毛髮打結的動物,都是外寄生蟲的好宿主、透過這些病媒,皮膚疾病(過敏、搔癢、感染..)與血液寄生蟲問題(心絲蟲、萊姆病、艾利西體、血巴東蟲..等)都會嚴重威脅收容動物的福利和生命。
    2. 藉由清潔身體、梳理毛髮的過程,除了是進一步仔細觸摸、觀察動物的身體情況(不明腫塊、皮屑、脫皮、潰爛、發炎、發情..等)的好機會外,動物清潔梳理後也能感覺舒適,並在過程中建立對人的信任感。
     
      回目錄  
     
    十二、 認養、領回
     
     

      民眾要認領養動物,絕大多數收容所都是「來者不拒」。但為了避免犬貓遭受二度傷害(如再度被棄養),仍應過濾不適合的民眾。另一方面,也有收容所將收容動物大量「移交」給民間收容所,但其出發點並不是為了讓動物有「更好」的動物福利,而是讓自己免於因為「必須實施安樂死」而成為被「愛狗人士」咒罵的對象。公立動物收容所清空了,再捉另一批狗進籠,該所的「認領養率」數字可能很高,但動物能不能被認領養,數量多少,都不是以「良好動物福利」為衡量的基礎。

       此環節的執行現況和動物福利問題,說明如下表:

    現況 動物福利問題
    1.  大部分收容所不會主動篩選認養人,即使覺得對方不太合適(或有時是動物不太合適),都無法明言拒絕民眾認養及領回。
    2. 某些細心的工作人員也會擔心動物送養後遭受虐待,因此會私下做一本「黑名單」手冊,登錄一些曾有虐待動物嫌疑或事實的民眾,做最基本的過濾。各縣市的「黑名單」資料也沒有相互交流的機制。
    3. 各縣市收容所對於前來認領動物的街頭或社區動物照護義工,或民間收容所,各有不同的做法。部分會處罰(罰錢或不准再認領),部分則視同一般民眾辦理。少數乾脆與民間收容所「合作」,將收容動物大量「移交」。
    1.  各地收容所動物送養評估,不是以動物福利為基準。認養人如何篩選、溝通,也缺乏訓練。這些都會影響動物送養後的福利,或增加被二度棄養的可能性。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