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殘虐母雞的「格子籠」雞蛋

2021.04.30    分享至: facebook line line
20210531-2.jpeg
台灣90%的雞蛋來自殘虐母雞身心的「格子籠」。

產蛋機器 格子籠蛋雞

雞蛋在人們的生活裡,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你可能不知道,「格子籠蛋雞」飼養系統的慘狀——約莫A4紙張大小的窄小籠子裡,2~4隻雞被關在一起,吃喝拉撒都在籠裡。窄小的空間讓牠們互相踩踏,多數的雞一輩子不曾踏上地面,更無法張開翅膀梳理羽翼。母雞終生被迫不斷下蛋,無法展現任何自然行為。

台灣每年約飼養4,200萬隻蛋雞,生產77億顆蛋,其中有 85% 的母雞都是以「格子籠」方式飼養。這種只將雞視為「產蛋機器」的殘酷生產方式,不僅漠視雞的動物福利需求,更因此引發食品安全及禽流感等動物疾病傳染問題。
基於公眾健康及動物福利等理由,各國陸續淘汰格子籠,歐盟更早於2012年就禁止境內農民以「格子籠」飼養蛋雞,並立法規定所有市售雞蛋必須明確標示屬於何種飼養系統,讓消費者可以在「平飼」、「放牧」或「有機」等蛋品間,做出符合食物倫理的選擇。

 

 

母雞身心不健康,如何避免「藥殘蛋」?

無數科學研究皆指出,格子籠的飼養方式,造成母雞嚴重代謝不良、骨質疏鬆。「格子籠」嚴重剝削雞的生活空間,母雞完全無法活動,重要行為表現與基本生理需求被剝奪,特別是築巢產蛋、棲息高處、覓食及洗砂浴等自然習性。

 

由於籠子過度窄小,雞隻容易互啄導致受傷損失,人們在雛雞時就會剪斷牠們的雞喙;有時因修剪不當,造成雞終生進食困難,或在傷口旁長出神經瘤,痛苦不難想像!「格子籠」的前方是飼料槽和集蛋槽,雞必須從籠子的空隙中伸出脖子來吃飼料,以致該處羽毛幾乎被磨光。為了集蛋方便,籠面向前傾斜,母雞為了站穩在細鐵絲上,腳趾必須不斷磨擦、施力,趾墊因此過度角質化,容易裂開、感染。

 

20210531.jpeg

​ 

為避免飽受折磨的母雞生病造成經濟損失,在飼料中添加各種預防性抗生素已是常態。更遑論格子籠蛋雞極易有的呼吸、消化、免疫系統、骨骼...等疾病用藥,以及環境用藥 (ex: 芬普尼),皆是「藥殘蛋」的來源之一!

且一旦產蛋率下降,業者還會以「禁食」手段逼迫母雞加速換羽、代謝,只為了繼續產蛋。如此殘虐母雞的飼養方式,動物身心不健康,不可能減少用藥,便無法從源頭避免「藥殘蛋」。


 

這樣的雞蛋,該如何吃得安心與心安?

動物過的好不好,絕對影響畜產品品質,更牽動人類的永續發展與健康。目前威脅人類永續生存的人畜共通疾病,如禽流感、狂牛症、口蹄疫、沙門氏桿菌感染…等,正是人類漠視動物需求及福利,改變動物天性所造成的動物反撲。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近年不斷推廣「健康一體 One Health」、「福利一體 One Welfare」,強調動物的健康與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要求各國政府積極提升「動物福利」。

近年來台灣的食安問題連環爆發,雞蛋不斷被驗出芬普尼、 乃卡巴精、馬杜拉黴素、拉薩羅等藥物殘留,令消費大眾人心惶惶。漠視母雞天性、殘虐動物的「格子籠」雞蛋有著極高的食安風險;再加上台灣的雞蛋產量一年高達73億顆,末端的抽驗比例不到百萬分之一,卻仍時常驗出各種藥物殘留——這樣的雞蛋,該如何吃得安心與心安?
 

20210531-3.jpeg

 

 

選擇「非籠飼」友善好蛋

快樂的母雞,才可能產下健康的蛋。不被終生囚禁,能展現自然行為的母雞,不僅可減少各類抗生素及動物用藥使用,雞隻自體免疫的健康,更影響雞蛋的品質!

 

目前全世界對於友善雞蛋的規範與定義共有四種:

  • 放牧 free range
    除室內房舍外,還提供蛋雞戶外活動空間。室內有棲架、有墊料、產蛋箱,蛋雞可自行築巢、可砂浴、覓食、抓扒。

     
  • 有機 organic
    放牧加上以有機飼料餵飼蛋雞。室內有棲架、有墊料、產蛋箱,蛋雞可自行築巢、可砂浴、覓食、抓扒。

     
  • 平飼 Barn
    即室內放養蛋雞。室內有棲架、有墊料、產蛋箱。但無戶外活動空間。

     
  • 豐富籠 Enriched Cage​
    仍為籠子飼養,但籠子空間較大,且同樣規定要有基本的棲架、抓扒區、蛋箱等。(
    延伸閱讀:豐富籠真的「友善」嗎?

 

 

 

 

多花一點點錢,購買對人類、動物、環境皆友善的好蛋,省下環境惡化及人體不健康所需的醫療支出。聰明的你,會如何抉擇呢?

►買好蛋

►認標章